-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国技工教育的回顾与反思
论文摘要:本文对技工教育的历史作了简单的回顾,并对技工教育的培养特色、地位和作用、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技工教育的发展思路。文章认为要发展技工教育,必须进一步提高对技工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做到依法治教,尽快构筑现代化的技工教育体系,更新技工教育的思想和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关键词:技工 教育 回顾 反思
技工教育是以培养技术工人为目标的教育,属于中等教育的第二阶段,一般由企业举办。技工学校是培养熟练技术工人的主要方式之一。技工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本文拟就技工教育的发展历史作个简单回顾,并对其现状和发展思路谈谈一管之见。
一、技工教育的发展历史
技工教育来源于前苏联。解放前全国仅有技工学校3所,在校生人数为2700人。经过50多年的发展,技工教育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到2004年,全国技工学校为2884所,在校生数达到23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1万人。全国技工学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到90%。
历年技工学校数和在校生人数资料如下表所示:
时间
技工学校数(所)
在校生人数(万人)
时间
技工学校数(所)
在校生人数(万人)
1949
3
0.27
1984
3465
63.9
1952
27
1.5
1985
3548
74.17
1956
212
11.09
1991
4269
142.21
1958
417
16.9
1992
缺
155.6
1960
2179
51.6
1993
4477
173.9
1961
155
5.95
1994
4430
187.09
1963
220
7.8
1995
4507
188.05
1965
400
18.3
1996
4467
191.81
1966
0
0
1997
4395
193.1
1971
39
0.3
1998
4395
173
1972
236
3.36
1999
4098
156.05
1973
653
6.6
2000
3792
140.1
1974
905
5.82
2001
3470
134.7
1975
1151
9.74
2002
3075
152.99
1976
1267
21.1
2003
2970
193.14
注:①表中资料1992年前均来自闻友信 杨金梅《职业教育史》,海南出版社,2000。
②1992年~2000年资料来自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全国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③2001年~2003年资料分别来自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2001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0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和《200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从以上图表,我们可以看出:技工教育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49年—1957年是技工教育的快速发展阶段。
建国初期,百废待兴,各方面都极需培训和培养大量的技术工人。为了加快恢复国民经济,中央领导和政府十分重视发展技工教育。在这个时期,通过对旧社会遗留下来的需要安置的400万失业人员进行培训的基础上建立起一批技工学校。学校管理上主要学习前苏联技工教育思想及其教育经验,提出以生产实习教学为主的方针,培养了一大批思想好、技术好、身体好的技术工人,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大规模建设对技术工人的需求。
第二阶段:从1958—1976年技工教育遭遇波折的阶段。
从1958年开始的教育革命和当时“大跃进”的政治气候,对技工教育造成了巨大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学校的发展上,出现盲目发展的局面,发展过快,过猛,出现师资、校舍、设备全面紧张,严重影响质量;其次是教学上不尊重教育规律,打乱正常教学秩序,盲目调整教学计划,劳动随意冲击学习,代替学习,轻视甚至否定科学理论和间接经验,以至严重降低教学质量。“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技工学校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师资流失,校舍被侵占,学校被撤销停办。到1969年技工教育已名存实亡。本阶段技工教育总的特点是过分受政治影响所左右,没有注意社会有效需求,造成技工教育大起大落,不能满足社会需求。
第三阶段:从1976年10月至1985年4月技工教育整顿恢复时期。
在这个时期国务院调整了技工学校的管理体制,将技工学校划归国家劳动总局管理,使育人与用工部门统一,可以更加贴近就业实际,减少发展上的盲目性。在办学机制上,提出谁办、谁管、谁受益的原则,发动部门办学,也鼓励企业兴办技校,大大调动了企业参与办学的积极性;在分配制度上,改变了过去统包统配的办法,实行有条件的统筹安排,产生了积极的效果,有利于提高培训的质量;在经费落实上,中央各部门和各级政府以及厂矿企业对发展技工教育极为重视,都纳入到各自的整体发展计划之中,技工学校得到了迅速的恢复和发展,出现了一批教学设施基本齐全,生产实习、教学实验设备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光伏行业产能过剩内卷竞争现状及未来展望分析报告.pdf
- 中建设计常规做法及指标汇编(2022年,934页).pdf VIP
- 2025年国庆节假期安全教育PPT课件.pptx VIP
- 医疗器械唯一标识管理制度(UDI).docx VIP
- 《成人腰大池引流护理》(TCRHA 069-2024).pdf VIP
- 营销策划 -MINI品牌中国小红书内容种草策略分享-运营思路V2-小红书汽车.pdf
- 中小学生世界粮食日节约粮食主题班会PPT课件.pptx VIP
- 幼儿园保育技能基本功大赛试题.docx VIP
- 土木工程材料1.2 材料与水有关的性质XQ.ppt VIP
- 剑桥KET2025最新考试真题(标准真题版TEST3-阅读和写作部分-含答案及详细解析).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