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巯丙磺钠的过敏反应及其治疗方法-肝豆状核变性.PDF

二巯丙磺钠的过敏反应及其治疗方法-肝豆状核变性.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5 卷 第6 期 安 徽 中 医 学 院 学 报 VoI. 25 No. 6 2006 年12 月 JOURNAL OF ANHUI TCM COLLEGE Dec. 2006 ·现代医学 · 二巯丙磺钠的过敏反应及其治疗方法 1 1 吴舒梅,胡文彬 ,杨任民 (安徽中医学院,安徽 合肥 230061 ) 摘要:目的:观察二巯丙磺钠(DMPS )驱铜治疗肝豆状核变性(HLD )患者过敏反应的发生情况 并探讨其治疗方法。方法:对42 例二巯丙磺钠过敏患者进行密切观察,采用抗过敏或脱敏治疗,随 机分为抗过敏组35 例和脱敏组7 例、抗过敏治疗组中5 例治疗失败患者后又采用脱敏治疗,分析 过敏治疗情况。结果: 42 例过敏患者中以发热、皮疹为主要过敏表现,4 1 例患者经抗过敏或脱敏治 疗后,均顺利完成疗程,仅1 例被迫中断而换用其他药物继续治疗。观察发现DMPS 的过敏反应达 18. 34 % ,且多在第2 个疗程的第1 天出现(占78. 13% ),或曾使用过DMPS 驱铜治疗在再次使用 的第1 天出现(占80 . 00% )。研究表明抗过敏组和脱敏组成功率无显著差异(! 0# 05 )结论:应 重视二巯丙磺钠的过敏反应,用药时加强对患者的观察,及时予以抗过敏或脱敏治疗。 关键词:二巯丙磺钠;过敏反应;抗过敏治疗;脱敏治疗 中图分类号: R742 . 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 - 2219 (2006 )06 - 0045 - 03 二巯丙磺钠(Soucium Dimercaptopropane SuI- 第2 个疗程第1 天出现过敏反应,余7 例过敏时间 fnate ,DMPS )是一种含有双巯基的低毒高效重金属 不一。另10 例是曾入我院接受过DMPS 驱铜治疗 络合 F 剂,基础和临床的广泛研究证实了该药对 患者,其中有8 例(80% )在再次使用DMPS 治疗的 铜、铅、汞、砷及锌等重金属有显著的络合、促排和解 第1 天即迅速出现过敏反应,余2 例分别在第2 个 毒作用[1 ~ 6 ]。我院采用静脉滴注DMPS 驱铜治疗肝 疗程第1 天和第4 个疗程第2 天出现过敏反应。 豆状核变性(HepatoIenticuIar cegeneration ,HLD )取 42 例过敏患者中仅出现皮疹者13 例(30. 96% ), 得较满意疗效[7 ~ 9 ]。2005 年7 月至9 月间,笔者使 仅出现发热者17 例(40 . 43% ),发热伴皮疹者12 例 用DMPS 驱铜治疗229 例住院确诊为HLD 的患者, 28. 57% )。发热多为中高热,平均(38. 9 1 0. 5 )C 。 ( 其中42 例在使用DMPS 治疗过程中产生过敏反应, 采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如地塞米松)或抗组胺药(如 采用抗过敏或脱敏治疗措施,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 非那根)治疗后,体温均在4 ~ 8 1 内降至正常。出 道如下。 现皮疹的25 例患者中有23 例(92% )为散在或密 1 一般资料 集红色针尖至米粒大的斑疹或斑丘疹,可分布于面、 DMPS 用法为20 mg ·c - 1/ kg 加入50 g/ L 葡萄 颈、躯干、四肢或遍布全身,可有相互融合,伴或不伴 糖注射液500 mI 中静脉滴注,每日1 次,连用6 c 为 瘙痒,经治疗多能在24 ~ 72 1 内消退。1 例出现全 1 个疗程,间歇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