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结构的过渡金属氮化物复合物储能材料ViewTableofContents.PDF

纳米结构的过渡金属氮化物复合物储能材料ViewTableofContents.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纳纳米米结结构构的的过过渡渡金金属属氮氮化化物物复复合合物物储储能能材材料料 岳艳花, 韩鹏献, 董杉木, 张克军, 张传 , 商超群 and 崔光磊 Citation: 科学通报 57, 2561 (2012); doi: 10.1360/csb2012-57-27-2561 View online: htt :///doi/10.1360/csb2012-57-27-2561 View Table of Contents: htt :/// ublisher/sc /journal/CSB/57/27 Published by the 《中国科学》杂志社 Articles you may be interested in 单/双壁碳纳米管-层状金属氧化物片层交织结构的三维纳米复合材料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55, 1194 (2010); 一种二元贵金属氮化物的价电子结构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50, 1300 (2005); 氮化物陶瓷基复合材料烧蚀透波性能研究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E-Technological Sciences (in Chinese) 37, 661 (2007); 金属叠氮化物的能带和电子结构——感度和导电性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B-Chemistry , Life Sciences Earth Sciences (in Chinese) 25, 23 (1995); Hierarchically nanostructured transition metal oxides for su erca acitors SCIENCE CHINA Materials 61, 185 (2018); 2012 年 第 57 卷 第 27 期:2561 ~ 2569 《中国科学》杂志社 专辑: 新型能源材料 评 述 SCIENCE CHINA PRESS 纳米结构的过渡金属氮化物复合物储能材料 † † * 岳艳花 , 韩鹏献 , 董杉木, 张克军, 张传健, 商超群, 崔光磊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青岛 266101 † 同等贡献 * 联系人, E-mail: cuigl@ 2012-02-07 收稿, 2012-04-01 接受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1CB935703)、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山东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JQ200906)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资助 摘要 日益凸显的能源安全与气候变化问题引发了人们对可再生能源的不懈追求, 从而带 关键词 来储能电池的革命性发展. 高性能储能电池应该具有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高安全性能、 纳米复合物 长使用寿命等诸多特征, 这就要求人们研究开发新型电极材料. 近年来, 纳米材料以其独特 过渡金属氮化物 的表面效应、小尺寸效应以及量子尺寸效应从而产生强大电荷储存能力引起人们的广泛关 锂离子电池 超级电容器 注.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本课题组在过渡金属氮化物纳米复合材料用于储能领域的研究进展, 基于电子和离子混合传输理念和有利的电荷跃迁界面, 阐述了其在高性能锂离子电池和超 级电容器等方面的应用. 能源安全与气候变化已然成为制约人类文明可 高功率密度而在诸多领域尤其在混合动力汽车、风电 持续发展的两大关键性因素. 在我国, 化石能源资源 和光伏电间隙能源的电量均衡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 人均资源拥有量仅为世界人均的 56%, 能源的紧缺 的作用及发展潜力. 一般来讲, 它以具有高比表面积 与国家经济建设快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