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篇 运 动 系 统 骨:连结形成骨骼,构成人体支架,支持体重、 保护内脏,并参与运动,充当杠杆 关节:在运动中作为支点,起枢纽作用 肌肉:运动中赋予动力 四、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 有机质:胶原纤维束和粘多糖蛋白等。 无机质:碱性磷酸钙等。 临床链接 临床链接 临床链接 临床链接 临床链接 练习题 简答: 1.骨膜位于何处?有何功能和临床意义? 骨髓分几种?有何年龄变化和功能? 2.幼儿的骨为什么柔软、易变形、而不易骨折?老年人的骨为什么易骨折而不易变形? 3.颈、胸、腰椎各有哪些形态结构特征(各举2例)? 4.鼻旁窦有哪些?各位于何处?开口在哪里? 5.颅底内、外面观有哪些沟、管、裂、孔? 各通过什么结构? 6. 什么叫囟? 位于何处? 有何临床意义? 7. 在上、下肢、颅面部各能摸到哪些骨性标志? 8. 体格检查时,如何计数肋骨和椎骨? 名词解释: 1.骺线 2.椎孔 3.椎间孔 4.骶管裂孔 5.骶角 6.岬(骶骨) 7.板障 8.骨性鼻旁窦 9.下颌角 10.蝶鞍 11.鼓室盖 12.颅囟 13.翼点 14.胸骨角 15.肋弓 16.蝶筛隐窝 17.桡神经沟 18.尺神经沟 19.肱骨外科颈 20.腓骨颈。 练习题 二、填 空 题 1.骨髓分(1)和(2),其中人的一生都存在的骨髓是(3),有(4)功能。 2.椎孔是由(1)和(2)围成,各椎骨的椎孔连接起来构成(3),容纳(4)。 3.骨鼻中隔由(1)和(2)共同构成,筛骨的一部分构成(3)鼻甲和(4)鼻甲。 4.蝶骨体上面凹陷的窝叫(1),窝的后界是一高耸的方形骨板叫(2)。 5.棘孔位于(1)窝,有(2)通过,乳突和茎突根之间有一较小的(3)孔。 重点和难点 五、骨的发生和发育 骨发生于中胚层的间充质,从胚胎第8周开始,间充质或先分布成膜状,以后在膜的基础上骨化,称膜化骨;或先发育成软骨,以后再骨化,称软骨化骨。故成骨过程有两种: 1.膜化骨 此种成骨方式见于一些扁骨,如颅骨等。在间充质膜内有些细胞分化为成骨细胞,产生骨胶原纤维和基质,基质中逐渐沉积钙,构成骨质。开始化骨的部位,称骨化点(中心),由此向外作放射状增生,形成海绵状骨质。新生骨质周围的间充质膜即成为骨膜。骨膜下的成骨细胞不断产生新骨使骨不断加厚;骨化点边缘不断产生新骨质,使骨不断加宽。同时,破骨细胞将已形成的骨质按计划进行破坏与吸收,成骨细胞再将其改造和重建,如此不断进行,最终塑造成体骨的形态,如颅盖骨和面颅骨等。 2.软骨化骨 长、短骨和一些不规则骨以此种方式化骨。以长骨为例,间充质内先形成软骨雏形,软骨外周的间充质形成软骨膜,膜下的一些细胞分化为成骨细胞。围绕软骨体中部产生的骨质,称骨领。骨领处原来的软骨膜即成为骨膜。骨领生成的同时,有血管侵入软骨体中央,间充质跟随进入,形成红骨髓。进入的间充质细胞分化为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开始造骨,此处即称原发骨化点(初级骨化中心)。中心被破骨细胞破坏而形成的腔,即骨髓腔。胎儿出生前后,长骨骺处出现继发骨化点(次级骨化中心),在骺部开始造骨。骨膜、原发骨化点和继发骨化点不断造骨,分别形成骨干与骺,二者之间有骺软骨。继之,外周的骨膜不断造骨的结果,使骨干不断加粗;骨髓腔内不断地造骨、破骨与重建则使骨髓腔逐渐扩大;骺软骨的不断增长和骨化促使骨不断加长。近成年时,骺软骨停止增长,全部骨化,骨干与骺之间遗留一骺线(在X射线下不显影,呈空节)。骺形成关节面部分的软骨保留下来成为关节软骨,终身不骨化。全身各骨骨化点的出现及干骺愈合均发生在发育的特定时间。 六、骨的可塑性 骨的基本形态是由遗传因子调控的,但环境因素对骨生长发育也有影响。影响骨生长发育的因素有神经、内分泌、营养、疾病及其它物理、化学因素等。神经系统调节骨的营养过程。机能加强时,可促使骨质增生,使骨坚韧粗壮;机能减弱时,则使骨质变得疏松,神经损伤后的瘫痪病人骨出现脱钙、疏松和骨质吸收,甚至出现自发性骨折。内分泌对骨的发育影响很大,成年之前,如果垂体生长激素分泌亢进,会促使骨过快过度生长而导致巨人症;若分泌不足,则发育停滞导致侏儒症。成年人垂体生长激素分泌亢进,出现肢端肥大症。维生素A对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作用进行调节、平衡,保持骨的正常生长。维生素D促进肠道对钙、磷的吸收,缺乏时体内钙、磷减少,影响骨的钙化,在儿童期可造成佝偻病,在成年人可导致骨质软化。此外,机械因素对骨的生长发育也起重要作用,加强锻炼可使骨得到正常发育。长期对骨的不正常压迫,如童工负重、儿童的不正确姿势以及肿瘤的压迫,可引起骨的变形。 骨折后,折断处有骨痂形成。骨折愈合的初期,骨痂颇不规则,经过一定时间的吸收和改建,骨可基本恢复原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