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与西北沿进筑战略的形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范仲淹与西北沿边进筑战略的形成 王立新 (陇东学院历史文化学院,甘肃 庆阳 745000) [摘 要]宋夏战争爆发之初,北宋屡战屡败。以范仲淹为首的有识之士,在准确把握宋夏双方国情、军情的基础上,提出了先行坚守、巩固边防、再行出击、寓攻于守的积极防御主张,并得到采纳。作为实施积极防御的具体措施,北宋在西北沿边地区大规模进筑城、寨、堡、墩,以此为依托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防御体系。随着进筑初见成效,这一由范仲淹等人所倡导的积极防御措施,在北宋后期逐渐发展为对西夏主动出击的进攻战略。 [关键词]范仲淹 宋夏战争 西北沿边 进筑战略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宋夏之间爆发全面战争。为扭转战争初期的不利局面,北宋在西北沿边采取了多项措施。其中,以范仲淹为代表的有识之士提出的进筑战略,在巩固边防、抵御西夏进攻方面,收效最为显著。范仲淹等人不仅积极建言献策,而且身体力行,在北宋西北沿边进筑战略形成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一 宋夏战争爆发时,敌对双方的实力对比颇为悬殊。北宋在国土面积、人丁户口、耕地、军队兵员等各方面均占据绝对优势,综合国力远超西夏。北宋君臣也大都认为西夏不堪一击,但战争之初的几场大战,结局却完全出乎北宋君臣的意料。 在得知元昊称帝的消息后,仁宗召集群臣商议对策,结果群臣一致认为:“元昊小丑也,请出师讨之,旋即诛灭矣。”[1]知隰州高志宁上书:“请乘贼未发,选骁将锐兵,分道急趣,覆其巢穴,所谓迅雷不及掩耳。”[2]右正言吴育则建议:“稍易其名,可以顺拊而收之。”[3]上述建议,实际上代表了两种不同主张,大臣们多倾向于一战解决问题,并得到宋仁宗的赞同。 康定元年(1040年)春正月,西夏攻克金明寨(今陕西延安西北),进兵围攻延州,北宋鄜延、环庆两路副都总管刘平、鄜延路副总管石元孙等率军赶往救援,在三川口(今陕西安塞县东)陷入西夏军包围,刘平、石元孙等兵败被俘。三川口失败的消息传来,北宋朝野上下极为震惊,于是宋仁宗“诏大臣条陈陕西攻守策”,[4]并起用韩琦、范仲淹等人主持对西夏的战事。 韩琦“论西师形势甚悉”,主张“先发制贼”,他认为:“元昊虽倾国入寇,众不过四五万人,吾逐路重兵自为守,势分力弱,遇敌辄不支。若并出一道,鼓行而前,乘贼骄惰,破之必矣。”[5]朝廷认可了韩琦的主动进攻,准备与西夏决战。庆历元年(1041年)二月,环庆路马步军副总管任福于好水川(今宁夏隆德县北)中西夏埋伏,任福战死,宋军损失逾万。[6] 惨败后的北宋,对沿边军事部署进行紧急调整,采取了全线分兵固守战略,双方互有胜负。然而,庆历二年(1042年)闰九月,“元昊寇定川寨,泾原路马步军副都总管葛怀敏战没,诸将死者十四人,元昊大掠渭州而去。”[7]北宋再次遭受重创,阵亡将士近万人。 宋夏战争初期,北宋屡战屡败,原因是多方面的。 北宋初年,从最高统治者到各级官僚,普遍对西夏的崛起缺乏警惕。甚至在西夏附辽攻宋时,北宋也没有把西夏看作严重威胁,朝野上下都认为夏州李氏不过是贪图互市小利,通过控制边贸再辅以“岁赐”之类的招抚手段,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真宗时宋夏议和,北宋政府开放边境贸易,对西夏并无防备之心,结果经由往来通商这一途径,北宋西北沿边山川形势乃至国内虚实均为西夏刺探。相反,北宋并不注重掌握西夏情况,甚至宋夏战争爆发前,元昊的叔父山遇来降,也被仁宗下诏强行送回,结果山遇等被元昊射杀。[8] 同时,西夏为发动战争进行了长期准备。元昊即位以后对其国内的行政建置、军队编组乃至整个国家机器,都进行了重新设置,“置十八监军司,委酋豪分统其众。”[9]元昊还通过各种手段,探听北宋情况,如宝元元年(1038年)正月,元昊请求派人去五台山供佛,“实欲窥河东道故也。”[10]北宋宫中放免出的宫女,元昊也搜罗过去以了解宋朝内部情况。结果北宋朝廷乃至宫中之事,都为元昊所掌握。边境摩擦中夺占的一些战略要地,西夏都修筑城寨。如景佑元年(1034年),元昊攻环庆时筑白豹城及后桥堡,成为插入北宋延、庆二州之间的一个楔子,后来宋夏战争期间对北宋构成极大威胁。 二 在战争初期一片进攻声中,也有人反对轻敌冒进。时任知延州范仲淹上疏:“又闻边臣多请五路入讨,臣窃计之,恐未可以轻举也。太宗朝以宿将精兵,北伐西讨,艰难岁月,终未收复。缘大军之行,粮车甲乘,动弥百里,敌骑轻捷,邀击前后,乘风扬沙,一日数战,进不可前,退不可息,水泉不得饮,沙漠无所获,此所以无功而有患也。况今承平岁久,中原无宿将、精兵,一旦兴深入之谋,系难制之敌,臣以为国之安危,未可知也。”[11]以其对历史与现实的独到分析,极力反对草率进攻。翰林学士丁度也认为:“今士气伤沮,若复穷追巢穴,馈粮千里,轻人命以快一朝之意,非计之得也。”[12]建议稳守防线。因范仲淹对贸然进攻的态度消极,以至时任陕西马步军都总管的夏竦,上疏要求仁宗督促范

文档评论(0)

155****870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