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药质量控制新技术进展 红外光谱与拉曼光谱法 A:复方磺胺甲恶唑 B:泰诺 C:阿司匹林 D:安乃近 中药质量控制新技术进展 核磁共振氢谱 黄连药材核磁共振图 特征性标准提取物的1H-NMR图谱是其中各种成分1H-NMR的叠加 中药质量控制新技术进展 薄层色谱-生物自显影技术 DPPH 生物显色剂 :一种很稳定的以氮为中心的自由基 DPPH本身显紫色。具有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的物质能使其还原成DPPH-H而呈现黄色 乌药的薄层色谱-生物自显影 中药质量控制新技术进展 超临界流体萃取-超临界流体色谱 超临界流体色谱法(SFC):以超临界流体作为流动相 SFC兼具HPLC和GC的优点,能分离分析难挥发、遇热不稳定、HPLC难以检测的物质 中药质量控制展望—他山之石 QUALITY EVALUATION OF HERBAL DRUGS CHEMICAL BIOLOGICAL ORGANOLEPTIC BOTANICAL PHYSICAL Moist. Cont. Extrac. Values Ash Values Fluores. Analy. Macroscopic Microscopic Qualitative Quantitative SEM Studies Powder Studies Shape External Marking Colour Odour Taste Texture Fracture Antagonistic Microbial Contamination Toxicological Pharmacological Other specific activities Bacterial Fungal Qualitative Quantitative Chromatography Heavy metal Pesticide residue Mycotoxin HPTLC GLC HPLC HPTLC Finger printing Sec. Metabolites DNA Finger printing Standardization Quality Evaluation of Herbal drugs 中药质量控制与评价展望 从“点”到“面”,从“分解”向“综合”,从“局部”到“整体”,从“线性”思维向“非线性”思维发展。 中药质量标准要达到真实、完整、全面表征和控制药品质量的目标,首先还是寄望和依赖于方法学的突破。 关键问题:药效物质基础与作用机理研究 更加重视化学成分-化学成分组(群)-生物效应三个层次在中药质量控制中的地位。 任重道远 谢谢各位! * * * * * * * * 中药质量控制与评价研究进展 重庆市食品药品检验所 秦 剑 2014.3 中药质量控制与评价 1 方法学研究进展 2 新技术研究进展 3 中药质量控制与评价展望 重庆市食品药品检验所 1951年建所,国内最早的5家省级所之一 国家口岸药品检验所 中药质量控制的特点与难点 药材来自天然,成分复杂, 并且变数大 独特的中医理论指导 复方药物 现有中药质量控制框架 借鉴化学药模式 变化的只是分析技术和指标成分 山栀苷甲酯 8-O-乙酰山栀苷甲酯 中药质量控制新方法进展 有限成分组合质量标准 选取有限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单体成分或一类组分,在系统研究其组成比例与功效的关系的基础上,以“指标性成分的绝对含量和组成比例”为参数,建立起能反映成分—药效,甚至量效关系的质量标准—有限成分组合质量标准。 不能仅以“具有某种药效”为依据,而应尽可能多地纳入“具有生物活性”的成分 中药质量控制新方法进展 化学物质组学 层次化、系统化及逐步优化的研究策略 首先强调整体有效 将药物分为三个层次:整体化学物质组、有效化学物质组、有效化学成分群 从整体到部分(子化学物质组),弄清楚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中药质量控制新方法进展 指纹图谱模式 采用一定的分析手段,得到的能够表征中药化学特征的色谱图或光谱图 强调的是多个成分以相对稳定的比例关系及位置顺序相互制约的完整的色谱或综合的光谱特征,即在整体性特征和共同特征的基础上个体之间又相互有差异的模糊特征性。 1 2 34 5 6 7 S 8 9 10 茵陈 金银花 栀子 黄芩苷 中药质量控制新方法进展 谱效整合指纹谱模式 融化学特征和生物活性评价为一体的综合性评价模式 融化学特征和生物活性评价为一体的综合性评价模式 融化学特征和生物活性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