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2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网络版) 2003年8月 第2期
Science Journal of Northwes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收稿日期:2003-04-15
二十八烷醇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动力学
周先玉1,陈渭萍2,张秀成2,陈开勋2
(1. 珠海市华丰食品工业(集团)公司,广东 珠海,510032;2.西北大学 化工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9)
摘要:在超临界萃取二十八烷醇的实验工艺基础上,将萃取过程考虑为CO2通过原料固定床的模型,用传质方程对萃取过程进行模拟,并以建立的模型与实验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所建立模型可较好地模拟实验结果,可用于该实验的放大过程。
关键词: 超临界二氧化碳; 萃取;二十八烷醇;传质模型
中图分类号:TQ02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74X(2003)0012-06
二十八烷醇在食品、医药等众多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重视[1,2],二十八烷醇萃取工艺研究亦有不少的报道。我们通过超临界萃取二十八烷醇工艺研究得出,萃取二十八烷醇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温度40℃,萃取压力30 MPa,循环CO2流量30 L/h,堆积密度0.271 g/mL。在此基础上,为了将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实验结果应用于工业过程,需将实验过程进行放大。为此,我们对萃取床层的传质过程进行了分析,目的是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用于指导工业装置的设计。
1 模型建立
1.1 假 设
超临界流体(SCF)在萃取床层中的流动,与传质行为和液体在固定床中的浸出过程十分相似,溶质A从固体颗粒进入流体主体分为两个过程,首先溶质A从颗粒内部扩散至颗粒表面,再由表面通过对流传质进入流体(见图1)。
A
A
对流传质
SCF
内部扩散
A
图1 传质过程示意图
Fig .1 Mass transfer model
当SCF进入固定床层,由于只能在空隙内流动,并与颗粒表面的溶质A完成传质过程,如果假设:①流体在床层内的流动为活塞流,无返混;②床层的空隙率ε为常数,不沿床层变化。
如图2,任意取高度为dz的一段床层,进行质量衡算
整理后,得
(1)
εUZ cA→→dz式中:F为床层横截面积,m ;ε为床层空隙率; cA为流体中溶质浓度,mol/m3;Uz为床层空隙内的流速,m/s; ,U0为床层的表观流速,m/s;
εUZ cA→
→
dz
图2 物料衡算图
Fig.2 Mass balance
流体在床层中的萃取可分为两个阶段。在开始萃取时,固体颗粒表面的浓度c*A较高,而且因为流体浸透固体颗粒,颗粒内部的溶质可以扩散到颗粒表面,从而使颗粒表面的溶质浓度保持不变。这时传质控制过程主要为流体与颗粒表面的对流传质,流体中溶质浓度cA主要随床层高度变化。该过程类似于干燥过程中的恒速阶段,这里称为表面传质控制阶段。
随着萃取过程的进行,颗粒表面浓度c*A不再保持恒定,传质速率受到颗粒内部溶质扩散的影响。因此,流体中的溶质浓度cA不仅是床层高度z的函数,而且也随萃取时间发生变化。该过程与干燥过程中的降速阶段有点相似,这里称作内部控制阶段。下面分别进行讨论。
1.2 表面传质控制阶段
在该阶段,由于传质受颗粒表面对流传质的控制,床层固体颗粒内溶质的变化与表面的对流传质速率相等。
即 (2)
式中:Kf 为颗粒表面的对流传质系数,s-1; c*A颗粒表面浓度,mol/m3。
由式(1)可得
(3)
由于在该阶段,cA只是床层高度的函数,故将式(3)中的偏微分改为全微分,经整理得
积分 (4)
当 z = 0时,cA= 0,代入式(4)
得 c = -ln c*A,代入式(4),整理后得
(5)
式中:;PA为溶质A的饱和蒸汽压,Pa 。
由于超临界流体在固定床中的流速较慢,可将颗粒表面向流体中的传质近似看成单个固体颗粒向无限大静止流体中的稳态扩散过程。若将颗粒看成为球形,可以得到[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