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洞庭湖三角洲发育特征.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流域与治理  近代洞庭湖三角洲发育特征 杜 耘  蔡述明 ( 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武汉 430077) 摘  要 :近代洞庭湖的演变以六个三角洲的迅速发育为特色。三角洲具有不同的发育规模、平面 形态和生长模式 ,河流特征和沉积盆地是控制三角洲发展的主要因素。洞庭湖三角洲受四口、四 水水沙条件制约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发育类型复杂多样 ,对洞庭湖的影响也各有特色。本文通过 不同时代的地形图、遥感影像以及湖泊沉积物沉积速率测定 ,研究近代洞庭湖三角洲的发展规律 , 分析洞庭湖迅速萎缩的原因。 关键词 :洞庭湖  三角洲  沉积   人类活动与河流水沙情势制约着湖泊的演化 , 围湖垦殖 速度为 167cm/ a ,1964 - 1988 年为 16m ,速度为 667cm/ a 。 和入湖泥沙淤积加速了洞庭湖的衰亡 ,河流入湖三角洲的扩 210 利用 Pb 测年技术测得三角洲砂坝边缘区域的沉积速率为 延为人类垦殖提供了条件和场所 ,围湖的结果反过来导致洲 2 2cm/ a ,沉积通量为 208g/ cm ·a 。 滩向湖延伸。洞庭湖由于四口分流形成 , 四口与四水携带大 澧水洪道三角洲上 ,现存五个残留湖泊 ,是由伸向湖中 量泥沙进入洞庭湖 ,泥沙淤积严重 ,洲土逐渐增多 ,从本世纪 的天然堤所封闭或半封闭的湖湾 ,枯水时它很少受到河、湖 2 二、三十年代至八十年代 , 内湖、外湖共减少面积 2000km 。 水体的影响 ,洪水时接受泛滥沉积物。由于人类围垸种植 , 内湖的缩小是人类围垦之结果,而四口、四水来沙的自然淤 三角洲前缘向平原发育的速度较快。 积则是外湖萎缩的直接原因[1 ] 。 表 1  澧水洪道三角洲发育状况   1  澧水洪道三角洲 澧水洪道三角洲南侵 创业垸向西侵 ( ) 时段 距离 速率 距离 速率 面积 速率 澧水、松滋河 东、西支 与虎渡河在肖家湾一带汇合进 (km) (km/ a) (km) (km/ a) ( 4 2) ( 2 ) 3 ×10 hm hm / a 入目平湖北部。其年均含沙量为 103kg/ m , 年入湖沙量 二、三十至五十年代 7 . 7 0 . 37 / / / / 10 [1 ] 802 ×10 kg ,仅次于藕池东支。由于本世纪二、三十年代 ,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