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全天空数字图像对北京上空云况分布特征的试验分析-气象科学.PDF

利用全天空数字图像对北京上空云况分布特征的试验分析-气象科学.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利用全天空数字图像对北京上空云况分布特征的试验分析-气象科学

维普资讯 第25卷 第3期 气 象 科 学 V。1.25,N。.3 2005年6月 SCIENTIA ME 一 利用全天空数字图像对北京上空 云况分布特征的试验分析 霍 娟 吕达仁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IAGEO,北京 100029) 摘 要 利用最新获取的近两年北京上空全天空数字图像资料对云况分布做 统计分析,以获得云的分布特征。工作中将图像分为9个扇区和16个环区分别进 行分析,从结果看,无云(云量1)与全天空有云天气(云量9)情况明显占优,平 均各占总量的36 ,46 。除去系统误差及计算所带来的误差发现,两年中北京上 空多以晴好天气(包含薄卷云)和阴天为主。上空西北部云的分布略显偏多,头顶 上空云的出现概率较其他位置低,并有随天顶角增大概率增大的趋势。 关键词 全天空 数字图像 云分布 分类号 P463.1 文献标识码 A 引 言 云是大气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子,云的变化体现了大气的运动变化和趋势,它是分析 天气、气候环境变化、全球辐射收支的重要因子。利用大气及云在可见光与近红外波段成像性 质不同,通过在各波段的遥感成像,可以实现对大气状况的观测与记录,进而了解分析并提取 出有效的大气信息,为大气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观测手段与方法。国外对这一工作的研究开展 较早,尤其是美国,自上世纪50年代即开始了研制开发全天空成像观测仪和资料分析研究的 工作[]·。经历几个阶段,技术已初步成熟并已开始应用于多个野外观测基地、军方研究及美国 能源部 “大气辐射测量”计划ARM(www.arm.gov)中。我国在全天空成像辐射仪开发方面的 工作也曾经有所开展,但由于当时技术有限,均没能取得突破性进展。现代技术蓬勃发展,日 新月异,数字图像处理及摄像技术日益完善。为我们开展全天空成像辐射仪的研发工作提供 了可能。根据发展自动化云观测的目标,我们承担了基金科学仪器专项 “多波长全天空成像辐 射仪”项目。建立了一个全天空遥感观测系统 。全天空成像观测仪是其中一部分,可见光图 像资料的获取由一个装有鱼眼镜头的数码相机完成,其最小单位观测视角约为1/3度,能同时 观测记录约50多万个不同空间点的大气辐射信息。利用长期的观测资料可以分析大气中各 收稿日期:2003—03—25;修改稿日期:2004—07—23 基金项目:本文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学仪器专项基金(编号和科技部重大基础前期专项基金(编号: No.2001CCAA02200)共同资助 第一作者简介:霍娟(1977),女(汉).江苏泰州,助研,博士生,现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大气探测与 遥感研究 维普资讯 3期 霍 娟等:利用全天空数字图像对北京上空云况分布特征的试验分析 239 个不同位置其辐射状况的日、月及年际变化规律。全天空观测系统自2001年开始一直工作至 今,资料采集工作持续进行 。本文即是利用2001~2003年两年的全天空图像观测资料,对 辍 《嚣甓 北京上空云况分布特征做统计分析与研究试验工作,获得北京上空云的空间分布情况及季节 们 ∞ ∞ ∞如 0 变化状况。因图像资料采集工作仅有两三年时间,此工作为试验性工作,采用本文提供的方法 利用长期的观测资料可以对北京上空的云况分布情况有比较充分与具体的认识和了解。 1 资 料 全天空成像仪(可见光波段),其视角为183。,拍摄光圈控制为F7.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