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侵蚀环境下分布式土壤流失水动力学模型-长江科学院.PDF

复杂侵蚀环境下分布式土壤流失水动力学模型-长江科学院.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复杂侵蚀环境下分布式土壤流失水动力学模型-长江科学院

  第26卷第12期 长 江 科 学 院 院 报 Vol.26 No.12     2009年12月 JournalofYangtzeRiverScientificResearchInstitute Dec.2009      文章编号:1001-5485(2009)12-0017-05 复杂侵蚀环境下分布式土壤流失水动力学模型 ———以黄河多沙粗沙区为研究实例 姚文艺,高 航,王玲玲,李 勉 (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利部黄河泥沙重点实验室,郑州 450003) 摘要:以黄河多沙粗沙区为研究对象,基于实体模型试验对黄土坡面沟道系统侵蚀产沙机理的认识,根据侵蚀动 力学、水文学、泥沙运动力学的基本理论,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平台,研发了复杂侵蚀环境下的分布式土壤流失水动 力学模型;揭示了植被作用下坡面沟道系统侵蚀产沙耦合规律;认识到坡沟产沙之间具有内在的自调控关系;提 出了当量糙率的概念;建立了基于GIS的分布式土壤流失水动力学模型;构建了基于ArcGIS平台的支持系统,实现 了GIS与土壤流失模型、产汇流模型与产输沙模型的紧密耦合。通过实例验证了模型对于中尺度流域土壤流失的 模拟亦有较满意的精度。 关 键 词:侵蚀环境;坡面沟道系统;紧密耦合技术;分布式土壤流失模型;黄土高原 中图分类号:S157   文献标识码:A   黄河多沙粗沙区位于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地 塞试验站进行。按照黄土丘陵沟壑区粱峁坡面与沟 区,即河口镇至龙门区间及北洛河、泾河上游等,其 坡紧密相连所构成的坡沟系统设计模型。模型宽3 土壤侵蚀类型区属于黄土丘陵沟壑区,地形破碎,坡 m,水平投影长12m,梁峁坡坡度5°~20°,沟坡坡度 陡沟深,侵蚀环境十分复杂。虽然该区面积仅为 35°;试验用土为安塞黄绵土,裸坡。表层和耕作层 2 3 3 7.86万km,只占黄河中游流域面积的23%,而由这 土壤密度分别控制在1.05g/cm 和1.4g/cm 左 里进入黄河的泥沙量却占整个中游地区输沙量的 右;试验雨强为60,90,130mm/s,降雨时间固定为 70%,是黄河泥沙尤其是粗泥沙的主要来源区,也是 60min。 世界上水土流失极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因此,以黄 草被作用下坡沟系统侵蚀产沙关系径流试验利 河多沙粗沙区为研究实例,构建土壤流失评价预测 用室内实体模型进行。坡面坡度为 20°,沟坡为 模型不仅对黄土高原尤其是多沙粗沙区治理规划、 50°。模型坡面长5m,沟坡长3m。试验选择3.2 设计与管理具有重要的科技支撑作用,也可以为黄 L/min和5.2L/min两个流量级,大致相当于野外暴 土高原土壤流失数学模拟理论及技术提供一个侵蚀 雨雨强1.0mm/min和1.6mm/min。坡面草被覆盖 环境极为复杂的研究实例,具有很大的科学意义。 度分为5种:0,30%,50%,70%和90%,草被在坡 本文首先通过野外人工降雨与室内径流实体动床模 面的空间配置分为坡上部、坡中部和坡下部3种, 型试验的方法,揭示了草被在坡面不同空间分布下, 90%覆盖面积比不再有空间配置;沟坡全为裸坡。 坡面沟道系统侵蚀产沙耦合关系,提出了当量糙率 每场次试验至少重复一次。试验用草为野牛草 概念;基于对侵蚀产沙规律的认识和以往的研究基 (Buchloedactyloides)。试验用土为郑州邙山地表 [1] 础 ,建立了可以反映植被、工程措施对产汇流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