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课件:抗菌药物的主要作用机制.ppt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抗菌药物的主要作用机制.ppt

- - - - - - - - - - - - - - - - - - - - 抗菌药物概论 General discussion of Antimicrobial Agents - 教学要求 1、掌握化学治疗及有关抗菌药物的基本概念, 抗菌药的4种主要作用机制;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机制。 2、熟悉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基本原则;抗菌药物联用后的可能效果与原因。 3、了解药物、宿主和致病病原体三者的相互关系;抗菌药的发展简史。 - 执业药师考试要求 1、常用术语:抗菌谱、抗菌活性、化疗指数和抗菌后效应的概念。 2、抗菌药物的主要作用机制。 3、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分类及产生机制。 4、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基本原则。 - Antimicrobial Agents 化学治疗(chemotherapy),简称化疗:指对细菌和其他微生物、寄生虫及肿瘤细胞所致疾病的药物治疗。 病原微生物:四体(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 三菌(细菌、真菌、放线菌) 一毒(病毒) 化疗药物 抗病原微生物药 抗寄生虫药 抗肿瘤药 抗菌药物 抗真菌药 抗病毒药 2019 - * Antimicrobial Agents 化学治疗学:是研究药物、病原体和宿主之间相互作用、 作用机制和作用规律的学科。 2019 - * Antimicrobial Agents 2019 - * Antimicrobial Agents 常用术语 抗菌药物作用机制 细菌的耐药性 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2019 - * 常用术语 抗菌药(antimicrobial agents):具有抑制或杀灭病原菌能力的化学物质。 抗生素(antibiotics):是微生物(细菌、真菌、放线菌属)的代谢产物,低浓度时能杀灭或抑制其他病原微生物,而对感染细菌的真核细胞无明显的毒性作用。 抗菌谱(antimicrobial spectrum):抗菌药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的范围。 窄谱抗菌药:指某些抗菌药物仅作用于单一菌种或局限于一属细菌,如异烟肼作用于分枝杆菌。 广谱抗菌药:指抗菌范围广泛的药物,如四环素、第三代头孢菌素等对G-、G+、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和某些原虫有广泛的抗菌作用。 - 常用术语 抗菌活性(antibacterial activity):药物抑制或杀灭病原菌的能力。 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 :药物能够抑制培养基内细菌生长的最低浓度。 最低杀菌浓度(minimal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能杀灭培养基内细菌生长的药物最低浓度 杀菌药(bactericidal drugs) : 既能抑制细菌生长,且又有杀灭作用的药物,如青霉素类、氨基糖苷类等。 抑菌药(bacteriostatic drugs) : 仅能抑制细菌生长和繁殖,但不能将之杀灭的药物,如磺胺类和四环素类等。 - 常用术语 化疗指数 (chemotherapeutic index): 一般用动物实验的LD50/ED50或LD5/ED95的比值表示。 化疗指数=LD50 /ED50 ,或LD5/ED95 化疗药物临床应用价值和安全性评价的重要参数。 理想的化疗药物:抗菌作用强大,对人毒性低微。 一般规律:化疗指数越大,疗效越高、毒性越低。 例外:青霉素对人几无毒性,但极个别人可发生过敏性休克(1/6万)。 - 常用术语 抗菌后效应(post-antibiotic effect, PAE):将细菌暴露于浓度高于MIC的某种抗菌药后,再去除抗菌药,去除抗菌药后的一段时间内,细菌繁殖不能恢复正常。 首次接触效应(first expose effect) :抗菌药物在初次接触细菌时有强大的抗菌效应,再度接触或连续与细菌接触,并不明显地增强或再次出现这种明显的效应,需要间隔相当时间(数小时)以后,才会再起作用。氨基苷类抗生素有明显的首次接触效应。 - 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 - 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 1.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所有细菌(除支原体外)均具有细胞壁,而哺乳动物则无 细胞壁主要由胞壁粘肽(G+)、磷脂(G-)所组成 G+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胞壁粘肽(肽聚糖),保护细菌不被菌体内的高渗透压破坏 抑制胞壁粘肽合成,主要作用于G+菌,对G-菌作用较弱,是繁殖期杀菌药 - 2、增加胞膜的通透性 细胞膜通透性↑ 胞内成分外漏—盐类离子、核苷酸、氨基酸、磷脂等,细菌死亡。 如:多粘菌素,两性霉素B,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