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语文教育的本真-中学语文.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在永乐后期,朱棣迁都北平,立下了“天子守国门”的规矩,比起汉唐的和亲,比起宋代的称臣纳贡,当然是御敌于国门之外更令人称道。有了他这个典范,明代之后的诸位皇帝都秉承他这个传统,哪怕是在土木堡之变中被俘的英宗,也很有骨气的没有投降,对敌人的诸多条件一条也没有接受,为了国家,个人性命何足道!这一点是明朝皇帝最大的优点。就算是背了一身骂名的末代皇帝崇祯,也有他自己的气节,在闯王李自成作乱时,不管关内乱成什么样,崇祯也没有调动用来抵御外敌的山海关精兵一步,驻守在山海关的军队是大明最精锐的部队,调他们来平叛闯王弹指间灰飞烟灭,但是崇祯没有,因为他知道民族大义,闯王造反是自家的事儿,怎么也不能放外人进来干涉!后来兵临城下之时,崇祯也拒绝了迁都到江南的提议,在送走太子,让妃子自尽,亲手斩杀公主后,上吊自杀,是为“君王死社稷”,这才是我们的民族气节,大明与强汉一样,不是亡于外敌,而是亡于内乱,亡于天灾,为之奈何? 不过世人一直对永乐褒贬不一,在当时有很多士族骂他不是正统,是逆贼,坐不得皇位,但人家有能力人家就坐得了。况且老百姓们管你谁坐江山,只要能让自家过上好日子的就是好皇帝。后世也有人说他残忍好杀,可不是吗?坐镇北平面对北元那群经常来骚扰的鞑子,不杀他们能行吗?而且永乐文治武功俱全,编修了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永乐大典》,让郑和七下西洋,万国来朝,使中国的威名在海外传唱了几百年,直到一八四零年…… 我还是那句话,对于这些伟人,功过要分开,功是功,过是过,不能混为一谈,永乐的铁骑打得北元找不着北,不敢南下,为中原赢来了长达数百年的安宁,这不是他的贡献吗?在老百姓眼中,能为老百姓着想的才是好官,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的才是好皇帝,所以,在一些腐儒眼中,永乐不是个好皇帝,但在天下人眼中,他就是个好皇帝。 他们之所以要在这样的公共场合进行,无疑是想引起大家的注意,来使自己的事情得以解决。这些人也大多是外地来打工的工人,本来生活条件就不是很理想,一旦权益得不到保障,整个生活都会接近崩溃,而相关部门又无法真正地解决问题。因此,他们拿自己的生命作赌注来唤起公众的舆论。从某些方面来看,他们是值得同情的,是迫不得已的。当一个人走投无路的时候,或许就只有舆论能发挥作用。我们在厌恶他们“作秀”行为时,也应该站在他们的角度上来分析原因。 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不是金银珠宝,不是名车豪宅,而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时间:最富有的人不是世界五百强企业的董事长,而是最年轻而又懂得珍惜时间的人。辛弃疾的《破阵子》曰:“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时间不留人,何以建功立业?屈原在《离骚》中也发出“恐年岁之不吾与”的感慨。可见从古到今,时间都是无情的,但是他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没有人可以回到过去弥补完成不了的愿望。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时间犹如水流,是不可能倒流的。唯有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才可以不给未来留下任何遗憾的理由。要赶在时间漏斗停止之前完成人生最想做的事情! 胡立根 文心似水 吴泓工作室 广州市第七中学 葛瑞丽 现在的语文教育跑偏了 新的高考改革方向已定并将有大的变化 语文教育应摒弃功利主义、实用主义,回归到正常的轨道上来 总的改革方向,是往能力和基础回归,很可能还将朝几个方面做大的改革。 1、命题将更科学、更注重考能力。 高考题量要大力增加,15%的学生做不完全卷是正常的。 2、命题所依赖的材料范围将大大拓展 命题会突破以文学为主,逐步拓宽命题的材料来源,这需要拓展学生的视野。 3、更加注重逻辑思辨能力的考查 非连续性文本会增加,比较阅读,分析能力考查加重。 4、有意识考查读书的情况,包括课外阅读、经典阅读、阅读面与阅读品味。 课标提倡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是有针对性的。 扩大阅读量,这是改革的方向。预料以后高考中考的命题也会更多考虑如何评价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面。 于树泉 《学好语文,一定要抓住阅读的根》 尹建莉 《被魔杖点中的孩子学习能力强》 孙婧妍 《语文于我》 人大附中特级教师, 2003年任课班级高考中有38人升入北大清华,2004年有70人升入北大清华,其中费凡获北京市文科状元,王珏、马晨薇获北京市理科并列“榜眼”,学校语文高考成绩居北京市榜首。2005年任课班陈秀野同学在高考中又摘取北京市理科状元桂冠。 语文教育的“根”到底是什么? 苏霍姆林斯基:“应该让孩子生活在书籍的世界里”。 北大教授钱理群:“学好语文有很多要素,但最核心最根本的方式就是阅读”。 当下语文教育乃至中国教育出现的种种问题,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从丢失了读书之“根”上去找到原因

文档评论(0)

suijiazhuang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