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广州河段表层沉积物粒度分布特征-生态环境学报.DOC

珠江广州河段表层沉积物粒度分布特征-生态环境学报.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珠江广州河段表层沉积物粒度分布特征-生态环境学报

PAGE 1356 生态环境 第16卷第5期(2007年9月) 牛红义等:珠江(广州河段)表层沉积物粒度分布特征 PAGE 1357 生态环境 2007, 16(5): 1353-1357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E-mail: editor@ 基金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031549) 作者简介:牛红义(1979-),男,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环境评价与环境规划研究工作。E-mail: niuhongyi2005@163.com 收稿日期:200 珠江(广州河段)表层沉积物粒度分布特征 牛红义1, 2,吴群河1,陈新庚1 1. 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 广州 510275,2. 广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广东 广州 510620 摘要:沉积物的粒度是控制沉积物中污染物分布的主要因素之一。在珠江(广州河段)表层沉积物粒度组分监测结果的基础上,运用矩法计算公式对各粒度分布参数(平均值、标准差、偏度和尖度)进行了计算,并对沉积物粒度分布特征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结果表明:全河段沉积物中砂的平均含量最高,粉砂其次,粘土的含量普遍较低。平均粒径的平均值为0.50 mm,属于砂的粒级范围。在22个断面中,有5个断面的分选系数超过0.5,属于分选中等级别;其余17个断面的分选系数均小于0.5,属于分选好的级别。在22个断面中,出现正偏度和负偏度的断面各占一半。各断面的尖度值在1.00~13.70之间,除1个 关键词:珠江;沉积物;粒度 中图分类号:X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175(2007)05-1353-05 沉积物是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水体—沉积物系统中,水体沉积物既是各种污染物的汇集地,又是对水质有潜在影响的次生污染源[1-7],在环境条件改变时,束缚在其中的污染物可被释放出来,造成二次污染[8]。沉积物的粒度组成反映了其矿物组成、表面物理化学性质、比表面积和表面自由能的差异,这对污染物的吸附、解吸和迁移有重要影响[9]。沉积物的粒度往往直接影响沉积物中污染物的含量,是沉积物中污染物分布的主要控制因素之一[10]。通常情况下,沉积物的粒度越细,污染物的含量也越高[11]。另外,不同的沉积物粒度参数代表着不同的外动力作用和物源影响[12]。一般情况下,沉积物粒度大小与水动力强度相适应,粒度分布可以反映水动力强弱、物质来源及沉积环境的变化[13]。 在国家“七五”环保科技攻关项目中,曾对珠江(广州河段)沉积物的粒度特征进行了监测和研究,但仅布设了6个采样点,未能反映出该区域沉积物中重金属分布的全貌及特征,并且采用了相对落后的图解法对粒度分布参数进行计算,其计算结果与粒度真实分布状态的距离较大。本次研究在该河段共布设22个监测断面,运用矩法计算公式对珠江(广州河段)表层沉积物在沿程方向上的粒度分布特征进行了全面的分析,这对于研究该区域沉积物中污染物的分布、沉积物的来源以及沉积环境的变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布点与采样 珠江广州河段(113°30′±30′E, 23 °10′±10′N),起于鸦岗,经广州市流至黄埔新港。该河段属感潮河段,在枯水期涨潮时,珠江口盐水楔可以到达本河段,干旱年份盐水楔可到达广州市区。本次监测范围包括珠江(广州河段)及市区主要内河涌,共布设22个监测断面,其分布见图1。考虑到珠江(广州河段)水文水质特点、河道走向和弯道、支流和障碍物的位置、沿程污染源分布以及河道中污染物的回荡等因素,在主干流河道从上游至下游依次布设的断面有:1#(雅岗)、2#(硬颈海)、15#(珠江大桥)、6#(黄沙)、19#(中大码头)、8#(华南大桥)、20#(琶洲大桥)、9#(长洲)和10#(黄埔新港)共9个断面。在主要内河涌上布设的监测断面主要有:石井河上的11#(石井公路桥)和12#(石井河南出口)、棠溪涌上的13#(棠溪涌桥)、增埗河上的14#(增埗桥)、花地涌上的7#(横滘)、16#(花地涌北出口)和17#(花地涌南出口)、东平水道上的18#(平洲)、乌涌上的21#(石岗新村)和22#(珠村)、水口水水道上的3#(水口水)和5#(黄歧)以及雅瑶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