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进入者视角与华语电影的上海都书写-浙江传媒学院学报.PDF

外来进入者视角与华语电影的上海都书写-浙江传媒学院学报.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7卷 第5期 浙 江 传 媒 学 院 学 报 Vol17 No5 2010年10月 JournalofZhejiangInstituteofMediaandCommunications October 2010 “外来进入者”视角与华语电影的 上海都市书写 徐文明 摘 要:文章以华语电影上海电影题材中的 “外来进入者”叙述视角为研究切入点,按照1920-1966 年大陆电影中的 “外来进入者”与中国电影的现实主义传统表述;香港电影对上海的都市传奇与乱世想象; 寻根之旅、跨国叙述、怀旧情调与作为 “外来进入者”的当下叙述策略等几个部分对华语电影创作中的上海 多样化表述进行了梳理与分析,并对上海本土电影创作提出了期望。 关键词:外来进入者;华语电影;上海;都市;叙述视角 作者简介:徐文明,男,讲师,上海大学博士生。 (浙江万里学院 文化与传播学院,浙江 宁波, 315100)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552(2010)05-0093-05 纵观华语电影发展的历史,华语电影工作者对上海的关注甚至迷恋,是格外引人关注的。在研读上海 的电影文本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许多电影都采用了一种 “外来进入者”的形象,以 此来讲述上海的故事。这些 “外来进入者”往往由外部 (外地)进入上海,并且以其进入上海前后的经 历构成影片叙述动力与结构线索。华语电影史中的这些 “外来进入者”形象既书写了上海的都市风韵与婀 娜多姿,也记录了上海在历史风云中的城市发展与历史沧桑,为我们研究华语电影对上海的影像再现提供 了一个有价值的关照视点。 一、早期电影及 “十七年”电影中的 “外地来客” 从上海的城市特质讲,上海无疑是一个移民城市。早期的上海被誉为东方巴黎,这里展现了当时东西 方最先进的物质文明,也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冒险家与移民前来淘金。早期的中国电影创作者敏锐地捕捉 到了上海的这一文化特质。许多影片以 “外地来客”进入上海的经历叙述故事。不少影片非常明确地展现 了 “外地来客”乘坐交通工具 (轮船、火车等)进入上海的过程。明星公司的早期滑稽短片 《滑稽大王 游沪记》,即虚拟了喜剧明星卓别林 (西方文化的代言人)游历上海 (东方大都市)的滑稽经历。影片从 卓别林下船接受采访开始,逐步展示滑稽大王游览上海的过程,卓别林游览上海的过程中,东西方文化差 异成为营造喜剧效果的主要手段。滑稽大王在种种滑稽表现,在观众捧腹大笑之余,也提供给当时上海的 电影观众在银幕上审视上海中西文化差异的一种视角,获得了对自己生活其中的都市上海的一种亲切感和 快感体验。 《滑稽大王游沪记》代表了早期电影对外国移民和淘金者造访上海的一种叙事关注。同样,在早期中 国电影中,更有一大批影片讲述了中国的 “外地访客”前来上海的故事。此类影片中表现外地移民在上海  项目基金:上海市教委创新项目 《选择与重塑———海派影视艺术研究系列》(项目编号:B10—0114—08—006)的研究成果; 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编号:S3003)的研究成果之一。 94 浙 江传媒 学 院学 报 第17卷 幸福生活和浪漫奇遇的故事,也有以左翼电影为代表的批判现实 (对上海都市罪恶的批判)的电影作品。 上海的梦幻性与都市生活的艰辛在这两类作品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在批判现实的影像作品中,“外地来客” 的形象承载了对都市罪恶的某种批判意识,代表作品如 《十字街头》、《天明》、《小玩意》、《万家灯火》、 《渔光曲》等。以孙瑜导演的影片为例,“诗人导演”孙瑜在 《天明》和 《小玩意》中以乡村女性作为影 片的主人公,以原本质朴善良的女性主人公在上海的命运变迁为线索,通过主人公命运的起伏,折射时代 风云际变与家国动荡。例如,影片 《天明》伊始,即是没落乡村的居民络绎不绝登船前往都市 (上海) 的景象,美丽的主人公菱菱身处其中,影片通过旁观者 (老汉和儿童)的对话,道出农村经济凋敝是导致 乡民前往上海的直接根源,儿童依依不舍地挥泪与菱菱告别,既点出了菱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