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以情境体验筑沟通之路
——《沟通讨论区》课例
孙亮亮
学情分析:
在思想品德七上第三单元《学会交往》中教材设置了“我和父母”、“师生情谊”、“文明交往”三个小节,单元说明里指出教学目标是“学会与父母家人沟通,化解矛盾,和谐相处”、“学会文明礼貌地进行社会交往”;但是翻遍教材已给内容都没有涉及交往中人际沟通的具体注意事项,学生在生活中有时“时时记住父母的良苦用心”可是由于双方沟通方式欠妥当难以做到“发生矛盾时不发脾气”,有时他们渴望与父母谈心,但沟通方式存在问题导致沟通无法继续下去,反而发生争吵,冷战,背离了沟通的原目的。因此在备课中我们想到设置情境体验这一活动课,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沟通中我们应该注意的方式。
教学过程及部分实录:
环节一:沟通方式体验
在日常的生活中与父母交往,与老师的交往都离不开沟通。那么在沟通的过程中,彼此的意见想法是如何传达呢?
体验一: 比手画脚
根据幻灯片上的词语答题者只能用动作传达讯息,对方答题
体验二:有口难言
提问者必须闭着嘴说出老师所给纸条上的讯息并传给后排同学,依次传下去(请一竖排小组同学站起来体验)
体验三:违心之论答题者回答问题,答案为“是”时,必须“摇头”说“是”;答案为“不是”时,必须“点头”说“不是”
1、你今天上学穿校服了吗?
2、你今年读初三吗?
3、今天的英语作业交了吗?
4、上周末有看电影吗?
5、《红楼梦》这本书读过了吗?
在体验中,你与小伙伴遇到哪些困难?你们用什么方法克服呢?从活动中你观察到沟通的哪些特性?
小结:
1、比手画脚只能用动作表达,没有言语辅助,很容易引起误会
2、进行“有口难言”时要闭嘴说话,每个句子都讲得不清不楚,很难听懂
3、平常总是“点头称是”,在“违心之论”时突然要改变习惯,容易反应不过来
教师观察:
在“比手画脚”活动中,有位学生表演“一手遮天”,但是当他做出手部动作后,对方一连猜测“挥手”、“摸”、“扇”、“打”等词语都不符合情境时,这组搭档的同学非常着急,连旁观的其他同学也非常纳闷。这时学生对沟通方式中言语的作用就已经体验到了。
在实际课堂中学生参与活动热情很高,我们将“有口难言”这一活动方式改为给每个小组第一排同学一张写好的纸条,闭着嘴巴往后传话,让全班同学参与进来。
在“违心之论”中当学生观察到回答者动作与言语有迟疑时,特别开心,说明他们高度关注课堂。
环节二:寻找误会之因
沟通中不精确的言语和动作常引起误会,你是否有过类似的经验?
观察下列情境,找出情境中容易引起误会的语句或动作。
情境一:
情境二:
学生回答:情境一的两个例子中学生能准确指出“贤惠”一词措辞不当,妈妈嘴里说着鼓励的话,但是叉腰的动作与话语相违背。
情境二中学生回答的比我设想的更多,他们指出男孩除了话语中“那个”表述不清,说话时眼睛没有直视对方;女孩即便对男孩的话语表示不满,也应该直视对方。
请回想你常用的意见表达方式,你如何让自己的意见表达变得更具体清楚呢?
生:话语说不清楚时给父母留便条。发短信。
环节三:寻找言语表达不同
请观察下面的两个例子,说出两种表达方式的不同之处
观察第一例:
第二例:
生:我觉得第一例中左边图片中父母的说法让我很反感,而右边父母的说法很委婉,我能接受。
师:你发现了这两种沟通效果的区别,其实他们的话语想表达的信息是一样的。能根据话语找出具体言语上表达方式的区别吗?
小结:沟通小技巧:我讯息
使用“我觉得…”的说法会产生两种效果,
一是能表达出自己的感受,让别人知道如何对待你,
二为明确表现出你自己就是这个意见的来源,让对方了解这只是你个人的看法。
但要避免使用直接攻击的语言,如:我觉得都是你…,才不会引起对方的敌意。
作业:回家用“我觉得”的沟通方式记录一个沟通中的实例。比较使用前后的区别。
反思:
1、教学中只有基于学生学情的考虑不断做出修改,调整,我们的课堂有效性才会逐步提高。在环节二的过渡中我原先设置的教学顺序为:(1)沟通中不精确的言语和动作常引起误会,你是否有过类似的经验?(2)观察下列情境,找出情境中容易引起误会的语句或动作。在实际教学中学生通过环节一的体验归纳刚得出沟通中不精确的言语和动作常引起误会这个结论立刻让他们举出生活中的例子,学生基本反应为迟疑,短时间内想不出事例。于是,在第二个教学班上课时将教学顺序调整为:先观察情境,得出结论后再回到生活中反思。实际证明修改后教学的流程推进的更为顺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卓越研究生英语(人文篇)综合教程1--Unit 4_new.pptx VIP
- 湖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英语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2026华能西安热工研究院校园招聘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企业内部控制》教学课件最终版 7.投资活动课件新 7.8第七章企业投资活动内部控制的流程.ppt VIP
- 2025年河南地矿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附答案(a卷).docx
- TB-T30010-2023铁路信号显示规范.pdf VIP
- 《管理会计实务》习题答案.pdf VIP
- 2.2 会计要素 - 负债.pptx VIP
- 打击网络诈骗 加强自我保护---主题班会课件.pptx VIP
- 国家安全法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