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养生中医部杨淑媚医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秋季养生中医部杨淑媚医师

秋季養生 中醫部楊淑媚醫師 農曆7-9月定爲秋季,包括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六個節氣,平均氣溫10~22℃。秋季的特點是由熱轉寒,陽消陰長。五行之中,肺臟屬性為金,對應於秋季。秋季燥氣當令,稱為「秋燥」,其氣清肅、乾燥。秋季燥邪為患,與肺相應,如果秋天不注意養生,秋燥最易傷肺,引起咳嗽或乾咳無痰、口乾舌燥、皮膚乾燥龜裂等症。秋季養生保健必須遵循“養收” 秋季養生原則 原則一:秋季進補不可亂補。 根據中醫“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原則。立秋一到,氣候雖然早晚涼爽,但仍有秋老虎肆虐,故人易倦怠、乏力、納呆等症狀,此時進補宜養陰、生津、潤肺。 原則二:秋季運動要注意 秋令時節,若堅持適宜的體育鍛鍊,可以調養肺氣,提高肺臟器官的功能,由於秋季早晚溫差大,氣候乾燥,人體陰精陽氣正處在收斂內養階段,故運動也應順應這一原則,即運動量不宜過大,以防出汗過多。 原則三:防秋燥 秋天氣候乾燥,應多吃些滋陰、潤肺、補液生津的食物,如梨、芝麻、蜂蜜、銀耳、白蘿蔔、蓮子、山藥等。若出汗較多,可適量補充些鹽水,補充時以少量、多次、緩飲為準則。 原則四:秋季宜養肺 秋燥最易傷肺,症狀有咳嗽或乾咳,無痰或少痰,口乾舌燥,咽乾,皮膚乾燥龜裂。治療宜潤肺養陰,搭配自我按摩魚際、曲池等穴。 原則五:秋季防肥胖 肥胖既有礙人的形體美,還會帶來高血壓、冠心病、腦動脈硬化等“文明病”,是人類健康的大敵。人的肥胖會隨著季節的變化而有所改變,有關專家指出,秋季是容易發胖的季節,肥胖者更應注意減肥。到了秋天,天氣轉涼,人們的味覺增強,食欲大振,飲食會不知不覺地過量,使熱量的攝入大大增加。氣候宜人,使人睡眠充足,汗液減少。而為迎接寒冷冬季的到來,人體內還會積極地儲存禦寒的脂肪,所以秋季容易變胖。 秋季適合的飲食 1. 多吃蔬菜、水果,以補充體內維生素和礦物質,中和體內多餘的酸性代謝物。 2. 多吃豆類等高蛋白植物性食物,少吃油膩厚味。 3. 少食用蔥、薑、蒜、韭、椒等辛味之品。 4. 不宜多吃燒烤,以防加重秋燥症狀。 5. 秋季適合柔潤食物:白蘿蔔、荸薺、銀耳、蓮子、梨子、柿子、木瓜等。 6. 秋季適合益氣滋陰、宣肺化痰的保健中藥:沙參、麥門冬、百合、生地黃、杏仁、貝母、淮山藥、大棗(紅棗)等。 秋季中藥膳 1. 沙參百合潤肺湯 : 【食材】北沙參15克,百合30克,豬瘦肉30克,陳皮 【作法】豬瘦肉洗乾淨;北沙參、陳皮、百合洗乾淨;將所有的材料一起放進已滾的水中,繼續用小火煮約30分鐘,加少許鹽調味,即可飲用。 【功效】 滋陰潤燥、清音、通便。 【適用】睡眠不足,引至虛火上升,咽喉乾涸、疼痛,聲音沙啞等症。 2. 銀耳百合冰糖 【食材】白木耳(銀耳)10克,百合30克,紅棗 【作法】 (1)白木耳浸泡10~20分鐘,待膨脹後,切去蒂頭,其餘的部分切段。 (2)百合用水洗去表面的雜質,浸水1小時。 (3)紅棗洗淨壓破去籽。 (4)白木耳、百合、紅棗及冰糖加適量的水用電鍋燉煮,煮至百合熟爛即可食用。 【功效】 (1)生津潤肺止咳,改善秋天的燥咳、乾咳。 (2)寧心安神。 (3)滋潤養胃。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