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方法点拨·答题步骤】
(1)塑造了什么人物形象(遭遇、性格+身份)。
(2)结合诗句分析人物性格(结合表达技巧)(展开)。
(3)形象表现出的意义(情感)。;【人物形象分析答案构成】
1.观点:形象的总体特征
2.摘句:找到诗人描绘的形象的有关诗句
3.分析:结合诗句分析其特征及意义(思想内容及观点态度)
4.作用或效果:指出描绘形象的作用或效果。; 《菩萨蛮》(温庭筠)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2.词中的女主人公是怎样的形象?
明确:本词描写闺中女子懒起后梳洗、画眉、簪花、照镜、穿衣等系列动作,塑造了一个娇美又满怀幽怨,孤独寂寞的女子形象。用服饰上鹧鸪双双的描写,反衬人物内心的寂寞空虚。篇中女???人公并非“无情”,只是她的“情”深藏不露,偶尔从“懒”、“迟”的动作中轻轻透出,不经意地又从她“双双金鹧鸪”的衣饰图案中淡淡映现原来她是一个孤独寂寞的女子。
;; 《鹊踏枝》(冯延巳)
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敢辞镜里朱颜瘦。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2.解析诗中抒情主人公形象。
天天在花前饮酒消愁,镜子里朱颜消瘦,面容憔悴,移步河畔草地散心,但轻松的情绪稍纵即逝,“新愁”又袭上心头。月上柳梢头,人归黄昏后,可抒情主人公仍独立小桥,那样孤寂,那样落寞,时间悄悄流逝,不觉已近黄昏了,抒情主人公孤寂忧伤的形象分外动人,正因为他心中长久萦绕着那抛掷不掉的“闲愁”,所以一经春色触发,更生出这似旧实新的惆怅之情。这是一个孤寂愁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定风波》(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洒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2.“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刻画了怎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这几句话描写了一个穿着草鞋,拄着竹杖,迎着疾风骤雨,缓缓而行,时而吟唱时而又长啸的潇洒旷达,闲适坦然的抒情主体形象,“莫听”、“何妨”、“谁怕”,写出了词人在“同行皆狼狈”,其“独不觉”,欣然前行的独立人格精神
;; 《醉花阴》(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
2.简析诗中人物形象。
上片描写以清秋游乐的佳节反衬她倍觉神伤的孤独,借“永昼”“半夜”“黄昏”时自己独自在家空虚、无聊的生活,表达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下片写重阳节赏菊饮酒,面对菊花,消愁无计,直接抒发离别的极度悲苦。词中通过多方渲染烘托,刻画了一个日夜想念丈夫,愁情满怀的少妇形象。; 《青玉案》(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2.分析“那人”的特点和象征意义。
明确:元夕狂欢夜晚,游人如织,光影流转,鱼龙欢舞,妇女们着意装扮出游,于此相对比的是“那人”淡泊安静地站在灯火稀少的地方!在如醉如痴的热闹欢乐中,这位女子是如此不同寻常。“那人”的特点:厌弃繁华,清高,淡泊,自甘寂寞。作者虽在政治上失意,却不肯同官场得势的主和派同流合污,所以在“那人”身上寄托了自己的安贫乐道、坚持操守的人生态度和品格节操。; 《最爱东山晴后雪》(杨万里)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只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注]①本诗为《雪后晚睛,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最爱东山晴后雪二绝句》中的一首
2.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
诗人只顾追求胜景而不觉春寒,驻足春风夕阳中凝望东山,对东山雪景充满喜爱之情。从这些动作与心理的描写中可以看到一个心境悠闲、陶醉于自然美景而欣然忘我的诗人形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