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花同神韵
浅谈李清照词中的花意象
南平市农业学校 范芳
摘要:本文从少女时期、少妇时期、晚年寡居时期三个阶段分析李清照的咏花词作中花的意象,以清照词中的梅、菊、桂为例,分析了李清照花意象词中花人共命运、人花同神韵。
关键词:李清照词 花意象
花有着美好的自然属性,历代文人以花抒情寄兴,状物言志,并不断加以人格美化,寓以主观情感。李清照现存的词作中,有三十多首涉及花意象,梅花、菊花、荷花、桂花、海棠都是女词人寓深情于其中的意象。在其咏物词作中,清照把对自然的热爱,对爱情的向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以及对国破家亡所寄寓的深沉愤慨等,都委婉地表达在对花的吟咏之中。李清照花意象词中花人互喻、人花合一,花人共命运、人花同神韵。
清照的写花词可分三阶段:少女时期、少妇时期、晚年寡居时期。少女时期花的意象主要抒写贵族少女的真挚情怀, 少女的天真浪漫若花蕊之初绽,鲜丽娇妍。《点绛唇》一词中“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刻画了一个天真纯洁娇怯活泼、感情丰富却又带着几分矜持的少女形象, “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写出了少女的天真浪漫,“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表现了少女的惜花之情。
少妇时期的李清照少妇的情肠辗转若花开正艳时节,热烈缠绵,花的意象主要表现为幸福的新婚生活以及兰闺寂寞的离情别意。
一、表现幸福的新婚生活。如《减字木兰花》。此词作于李清照新为人妇之时,写出了李清照作为新嫁娘的美艳,也刻画了他们夫妻的如胶似漆的情感:一位天真活泼的少女在卖花担上购得一枝春欲放,但却又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于是便把鲜花斜簪云鬓,要与花儿比美,希望博得郎君对自己的理解与慰藉。这种对爱情、对美的向往与追求,表现得多么炽烈大胆,多么天真活泼呀。少女的那天真的情态、爱美的心态以及那痴情的娇态真是让人又爱又怜。
二、兰闺寂寞的离情别意。李清照婚后,过完短暂而甜蜜的蜜月生活,赵明诚就四处求学和游宦,有时很久才能回家和她团聚一下。此时的李清照,沉浸在婚后幸福美满的感情之中,因此写下了大量的词作,来抒发对丈夫的思念之情、自己的寂寞情思。这类作品在李清照前期词中最为多见。如(《蝶恋花》)“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尤剪灯花弄”的愁思,又如《一剪梅》(红藕香残玉壶秋)作于赵明诚负笈远游后。花开花落,流水冷月,既是自然现象,也是悲欢离合的象征。少女时的情窦初开的闲愁,在这里,化为了对新婚丈夫的深切的思念。“花自飘零水自流”,飘零的花朵,正放飞着李清照的思念之情,给人“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感慨,难怪这种思念之苦“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巧妙地写出了对丈夫的一往情深。在另外一首表现离愁别恨的菊花词《醉花阴》中,作者的感情表现得更为哀婉低沉。这首以菊自况的词作者把李清照孤独凄凉的心境渲染到了极致。“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以黄花来比人瘦,以花喻人是古代咏花词的一大特征,但以黄花喻人却自李清照始。她借黄花深入贴切地比喻受相思苦的女主人公,让人在消瘦脆弱的物象和心灵的震颤中,深刻明了了“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生命体验。
晚年寡居的李清照孤苦伶仃若花凋香残,凄清冷戚,这时期花的意象主要抒写所经历之悲酸凄苦,对死去丈夫的怀念和对故乡沦陷的感慨。清照在南渡后,由于国破家亡、夫死,她一方面悲痛个人幸福的毁灭,一方面更加感慨故国旧家的沦陷。因此,思念故国旧家之作,就成为她后期作品的基本内容。如《武陵春》词中写的是暮春景色,倾诉了词人飘零之苦和家国之悲。睹物思人,物是人非,不禁悲从中来,感到万事皆休。因而“风往尘香花已尽”,此中“花已尽”乃是暗言如花美好的生活已随风而逝去,如花美好的年华也消失。在这些作品中的主人公形象,已不再是因离愁别恨索怀而人比黄花瘦的深闺少妇,而是国破家亡,饱经忧患的暮年妇人了。词作中流露出的哀愁和怨叹,已远非前期的离愁别苦所能比。这其中有个人身世之感,更有国破家亡之恨。个人的不幸和民族的灾难凝结在一起,构成了她内心复杂尖锐的矛盾。
又如《声声慢》通篇写出了难以排遣的愁怀,无法弥补的心理创伤。首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十四字就奠定了全文悲痛的格调。我们读它,仿佛看到了一个哀怜无告的老妇人凄凉孤独的情怀。“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词人看到那满地堆积的黄花马上引起了自己无限的感伤与痛苦的回忆,怎能不对此抛洒一腔热泪呢?“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道出了清照内心的孤寂与悲怨,也是其晚年情感的真实写照。清人孙原湘称赞其为“千古绝调”。
在李清照的咏花词中,花人同神韵。清照词中花即人,人即花,花人互喻,神韵互予,花与人同质同构。在她笔下,“花之君子”梅花是出现最多的花意象,词作《渔家傲》:“词的上片写梅的丰神雅韵。雪中寒梅独傲枝头,自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