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给诗词插上音乐的翅膀索青吟诵是我国诵读古典诗歌的传统方式与诗词有一个是血脉相连的母体为了让这传统方式在人们的理解中延续我试图通过了解诗与乐在历史中的关系和发展使传统的人文精神与当代发展相结合更好地弘扬我们的民族文化一诗乐同源我们的祖国是诗歌创作理论发达最早的国家诗的漫长历史可推溯到人类诞生的时候在中国古代几乎每一种诗歌形式的产生最初都源于民间作者是平民且与音乐结合鲁迅先生说最早的诗人都是杭育杭育派所谓杭育杭育一是说诗歌源于百姓之间二是源发于声且与乐律相和诗歌起源于此因为语言早于文字古老的语言是通
给诗词插上音乐的翅膀
索青
吟诵是我国诵读古典诗歌的传统方式,与诗词有一个是血脉相连的母体。为了让这传统方式在人们的理解中延续,我试图通过了解诗与乐在历史中的关系和发展,使传统的人文精神与当代发展相结合,更好地弘扬我们的民族文化。
一、诗乐同源:
我们的祖国是诗歌创作理论发达最早的国家。诗的漫长历史可推溯到人类诞生的时候。在中国古代,几乎每一种诗歌形式的产生,最初都源于民间,作者是平民,且与音乐结合。鲁迅先生说:“最早的诗人都是“杭育杭育”派。所谓“杭育杭育”,一是说诗歌源于百姓之间。二是源发于声,且与乐律相和。诗歌起源于此。因为语言早于文字。古老的语言是通过口耳相传的。最早的诗以歌为名,如:《击壤歌》《大风歌》,《敕勒歌》等。我们所熟悉的《木兰辞》,在有些地方也叫做《木兰歌》。
我们通常说的“古诗”,是指中国古代的诗歌。“诗歌”作为今天一个双音节的固定语词,它所指的是“诗”,而用于歌唱的诗意文字叫“歌词”,而不叫诗歌。诗所以与歌合称,是因为诗之初起是可以唱的,诗与音乐是一起诞生的。比如尊为儒家经典的《诗经》就有“诗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2)其后楚辞中的九章、九歌都是吟唱的。"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3)汉时,采诗设乐府,乐府中的诗都是可以唱的。后六朝乐府沿袭汉制,使诗的歌唱性更强。如魏武帝的《短歌行》丶《苦寒行》。直到唐诗,宋词,元曲更是从宫庭到民间传唱达到高峰,如白居易的《长恨歌》,王维的《谓城曲》,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秋》,陆游的《钗头凤》都是当时的流行歌曲,有的甚至传至今天。
诗乐同源说明诗与歌的关系密切。一直以来许多诗人,作曲家致力于唐诗宋词的推广。如作曲家闫肃,王立平,谷建芬,诗人汪国真,湖南的丁时祺老师以及我们朝阳诗词研究会副会长张又弛和张永旭老师都在这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努力。
二、诗乐分合
“诗,乐之忽离忽合,造成二千年之诗史"(4)二千年的诗史归纳诗乐之分合其特征为五期:
1、孕育期——原始艺术——诗乐舞一体。
2、形成期——诗经时代——诗乐礼一体 重乐轻辞
3、发展期——楚辞,汉魏,六朝乐府 声辞并重
4 .高峰期——唐宋律诗词——诗乐密合 声形兼得
5、蜕变期——南宋雅词、元曲、明清传奇 诗乐疏远(5)
“五四”以后,白话文和新诗的兴起,更使诗乐分家,新诗的产生一开始就由脱离音乐的“非歌诗”,从晚清“诗界革命”到“五四”的“文学革命”,文人创作的文字部分从音乐中分离出来,将诗歌变成纯粹的案头读物,各种诗歌资源都落实到用笔“写”新诗,落实到新诗的出版和发表或阅读。此时“诗”与“歌”已经分开。
同时,现代出版业的兴起,以其书籍,报刊的形式,都更加适应纸张平面的视觉规范,而使得用“手写”,“纸传”,“眼看”的诗成为最正常的一种存在的传播的方式。日积月累,久而久之,人们便忘记了“口唱”,“声传”,“耳听”的形式。吟诗,唱诗就渐渐消失了。使得"吟坛"变成了"看坛"。鲁迅先生在谈及中国诗歌艺术时曾说:“诗歌虽有眼看和嘴说两种,也究以后一种为好。”王力先生说过:“诗写下来不是为看的,而是为吟的"。(6)关于“吟“字在辞海中是这样注解的。吟咏:作诗。吟坛:诗坛。吟社:诗社。吟哦:读诗之法,须扫荡胸次净尽,然后吟哦上下,讽咏从容。白居易诗:“吟哦不能散,自午将至酉。”
吟诵艺术是文学、音乐、语言的综合体,是文化起源的一项重要因素。它在中华文化传统中的地位是源远流长的。诗歌最先都是要用声音表达的 。吟诵之法随着历史的发展在各个时期也是不同的。当代新诗的朗诵也可以说是对传统吟诵的异化和继承。
三、诗乐一体
这两年来,国家对传统吟诵活动更加重视起来。二00九年成立了“中华吟诵协会”,并开展了“中华吟诵周”活动。将吟诵活动视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传统之一。国家教委已经下达在中小学语文课中逐渐推广,并准备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年又成立了“中华吟诵大学社团联盟。”
在当今时代,在声光,电子网络技术成为文化传播媒体,而拥有大量多受众的今天,单凭文字阅读的诗歌艺术传播阵地显的那么弱小。怎样推广发展诗歌艺术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索。首先要使我们的诗词作品更加具有鲜明的时代性,贴近生活的现实性,有真挚的感情,语言的现代性更为重要,有了人们喜爱的作品,然后再与音乐,曲艺结合起来,增强歌唱的成份,吸收借鉴吟唱的艺术营养,使之进入当代人群音乐情感世界。这样就使我们的诗词作品从“眼看”文学发展到或吟、或诵、或唱、或舞;融听觉、视觉为一体的优雅艺术。这样犹如给诗词插上了音乐的翅膀,使之飞向民众之中,形成一个全民诵、吟诵、唱诗的诗歌大普及形势。这样才能有利用中华民族这支奇葩得到继承和发展,发挥诗词现实的社会作用,使这千年传承的文化瑰宝更加辉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逐梦计划——2014年四川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协议书.DOC
- 在榕高校大学生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2016年1月参.DOC
- 在现代文阅读和写作中借助于思维导图的方式开展教学培养学生.DOC
- 红玫瑰与白玫瑰花凋.PPT
- 途径新活力创新型科研工作践行党员教师先进性主要内容切入载体1.PPT
- 在目前的现实生活中青少年中的责任意识普遍比较薄弱的现象不容.DOC
- 通信概论试题-湖南自考.DOC
- 纤维支气管镜在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中的运用-无忧文档.DOC
- 在石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DOC
- 通用技术实践操作练习册广东-中国通用技术课程.PDF
- 统一思想聚焦目标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任务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DOC
- 基础俄语1课程教学大纲.DOC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12130100092568567D事业单位法人报告书.DOC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12130100732921913E事业单位法人报告书.DOC
- 铅垂线-敦化职业教育中心.PPT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12130427MB0U871749事业单位法人报告书.DOC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12130524059430769U事业单位法人报告书.DOC
- 铜及铜合金轧制板材超声波探伤方法-有色金属标准质量.DOC
- 基础教育课程先学后教少教多学构建中国自己的教育学余文森课堂.DOC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12654124679287692N事业单位法人报告书.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