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甲真菌病
第四节
由各种真菌引起的甲板和(或)甲下组织感染统称为甲真菌病(onychomycosis),而甲癣(tinea unguium)特指由皮肤癣菌感染所致的甲病。
皮肤性病学(第9版)
甲真菌病
皮肤性病学(第9版)
一、病因和传播途径
(一)病因
甲真菌病主要由皮肤癣菌感染引起,其次为酵母菌和霉菌。皮肤癣菌包括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其中红色毛癣菌占首位。同一病甲偶可感染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致病真菌。
(二)传播途径
多由手足癣直接传染,易感因素有遗传因素、系统性疾病(如糖尿病)、局部血液或淋巴液回流障碍、甲外伤或其他甲病等。
皮肤性病学(第9版)
二、临床表现
(一)白色浅表型(superficial white onychomycosis,SWO)
致病真菌从甲板表面直接侵入引起。表现为甲板浅层有点状或不规则状白色浑浊,表面失去光泽或稍有凹凸不平。
(二)远端侧位甲下型(distal and lateral subungual onychomycosis,DLSO)
此型最常见,多由手足癣蔓延而来。真菌从一侧侵犯甲的远端前缘及侧缘,并使之增厚、灰黄浑浊,甲板表面凹凸不平或破损。
SWO
DLSO
皮肤性病学(第9版)
(三)近端甲下型(proximal subungual onychomycosis,PSO)
真菌多通过受损甲小皮进入甲板及甲床。表现为甲半月和甲根部粗糙肥厚、凹凸不平或破损。
(四)全甲毁损型(total dystrophic onychomycosis,TDO)
是各型甲真菌病发展的最终结果。表现为整个甲板被破坏、增厚,呈灰黄、灰褐色,甲板部分或全部脱落,甲床表面残留粗糙角化堆积物。
PSO
TDO
二、临床表现
(一)诊断依据
1.典型临床表现
2.真菌直接镜检和(或)培养
3.组织病理学检查
(二)鉴别诊断
1.甲营养不良
2.银屑病的甲改变
3.扁平苔癣的甲改变
4.甲下肿瘤
皮肤性病学(第9版)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
皮肤性病学(第9版)
四、治疗
1.外用药物治疗 常用于白色浅表型和远端侧位甲下型的损害。治疗方法:先用小刀或指甲锉尽量去除病甲,再外用30%冰醋酸溶液或3%~5%碘酊,每天2次,疗程3~6个月,直至新甲长出为止;亦可采用40%尿素软膏封包使病甲软化剥离,再外用抗真菌制剂如8%环吡酮、5%阿莫罗芬甲涂剂,疗程为2~3月。
2.系统用药治疗 伊曲康唑间歇冲击疗法,指甲需2~3个疗程,趾甲需3~4个疗程;特比萘芬连续服用,指甲疗程6~8周,趾甲疗程12~16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