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第章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ppt
思考题 1. 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2.蛋白质的变性(protein denature)及其应用 3.何谓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它主要有哪几种,维持二级结构的主要化学键是什么。 4.举例说明蛋白质分离纯化的方法及其原理 THANK YOU SUCCESS * * 可编辑 * * 蛋白质感染因子 1982年S.B.Prusiner以叙利亚仓鼠为实验材料,发现羊瘙痒病(scrapie)的病原体是一种蛋白质,不含核酸,命名为prion,意即PROteinnaceous Infection ONly,译为蛋白质感染因子或朊病毒,Prusiner因此项发现更新了医学感染的概念,获1997年的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 羊瘙痒病发现已有200年的历史,羊得了这种病就会浑身发痒,不断在坚硬物质上搓擦身体,最后死亡。它是一类传染性海绵状脑病(transmissibl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ies,TSE)。疯牛病,即牛海绵状脑病(bovin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y,BSE)也属于此类疾病,发现于1986年,是由于牛被喂以由死羊骨粉制造的饲料而被感染,病牛脑内灰质及神经元都有典型的海绵状退化(图3-27、28),出现淀粉样(amyloid)蛋白沉淀(图3-28),与羊瘙痒病相似。同类型的prion也会使鹿、貂及猴子患病,人类也具有类似的疾病。 疯牛病是由朊病毒蛋白(prion protein, PrP)引起的一组人和动物神经退行性病变。 正常的PrP富含α-螺旋,称为PrPc。 PrPc在某种未知蛋白质的作用下可转变成全为β-折叠的PrPsc,从而致病。 PrPc α-螺旋 PrPsc β-折叠 正常 疯牛病 疯牛病中的蛋白质构象改变 疯牛病(mad cow disease): 是由朊病毒蛋白(prion protein, PrP)引起的一组人和动物神经退行性病变。表现为进行性痴呆、小脑共济失调、肌肉控制减弱、精神敏锐度下降、健忘和失眠等。又称海绵状脑病。具有传染性、遗传性或散在发病的特点。动物间的传播是由朊病毒蛋白(Prion protein, PrP)组成的传染性颗粒(不含核酸)完成的,是一种蛋白质感染因子,是一类能引起哺乳动物亚急性海绵样脑病的病原因子。 疯牛病中的蛋白质构象改变 病羊神经组织的海绵状损伤 图片来自 CJD病人大脑组织切片,左、海绵状病变及周围的沉淀斑,右、淀粉样蛋白沉淀,短线表示50um。引自Stanley B. Prusiner 1997 具有致病作用的是PrPSc蛋白(scrapie-associated prion protein) ,是一种结构变异的蛋白质,对高温和蛋白酶均具有较强的抵抗力,具有感染性。它能转变细胞内的此类正常的蛋白PrPC,使PrPC发生结构变异,变为具有致病作用的PrPSc。因此是一种蛋白质感染因子。 Prion的结构模型,左PrPc,右PrPSc? 图片来自/cohen/media/pages/gallery.html 动物被感染后,发生错误折叠的PrPSc蛋白堆积在脑组织中,形成不溶的淀粉样蛋白沉淀,无法被蛋白酶分解,引起神经细胞凋亡(Apoptosis). PrPc α-螺旋 PrPsc β-折叠 正常 疯牛病 PrPc与 PrPSc的比较 PrPc PrPSc 分子状态 单体分子 相互聚集形成淀粉样纤维蛋白沉淀 溶解性 可溶 不溶 对蛋白酶抗性 弱,极易被破坏 很强 蛋白质稳定性 稳定 不稳定 蛋白质三级结构 几乎全部由α-螺旋组成 大约45%为β-折叠片层 致病性 正常 致病 第四节 蛋白质的理化性质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Characters of Protein 一、蛋白质具有两性电离的性质 蛋白质分子除两端的氨基和羧基可解离外,氨基酸残基侧链中某些基团,在一定的溶液pH条件下都可解离成带负电荷或正电荷的基团。 当蛋白质溶液处于某一pH时,蛋白质解离成正、负离子的趋势相等,即成为兼性离子,净电荷为零,此时溶液的pH称为蛋白质的等电点。 蛋白质的等电点( isoelectric point, pI) 二、蛋白质的高分子性质 蛋白质属于生物大分子之一,分子量可自1万至100万之巨,其分子的直径可达1~100nm,为胶粒范围之内。 蛋白质具有胶体性质 颗粒表面电荷 水化膜 蛋白质胶体稳定的因素: + + + + + + + 带正电荷的蛋白质 - - - - - - - - 带负电荷的蛋白质 在等电点的蛋白质 水化膜 + + + + + + + + 带正电荷的蛋白质 - - - - - - - - 带负电荷的蛋白质 不稳定的蛋白质颗粒 酸 碱 酸 碱 酸 碱 脱水作用 脱水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