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课件:动态心电图:急性心肌缺血的评价.ppt

课件:动态心电图:急性心肌缺血的评价.ppt

  1.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动态心电图:急性心肌缺血的评价.ppt

急性心肌缺血的动态心电图特征 1、ST段压低 2、ST段抬高 3、T波低平 4、T波高耸(急性早期) 5、急性缺血损伤性阻滞 6、U波倒置 7、急性冠脉综合征致心律失常性猝死 上述心电图骤然变化,可定位诊断 一:ST段压低型 表现1----平时心电图ST正常,发作时ST压低 胸痛发作时ST段压低 一:ST段压低型 表现2----胸痛不发作时心电图ST段压低,胸痛发作时ST段较前压低>1mm 胸痛发作,ST压低更明显 二:ST段抬高型 1.过早复极综合症 2.完全性左束支阻滞 3.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心律 4.缺血型ST段抬高 5.冠状动脉痉挛型心绞痛(变异性心绞痛) 6.梗死后心室壁瘤 7.急性心包炎、心肌炎 8.Brugada综合征 9.脑卒中(脑梗死、脑出血、脑干损伤等) THANK YOU SUCCESS * * 可编辑 二:ST段抬高型 胸痛不发作时心电图正常 胸痛发作时ST段弓背向上型抬高>1mm 胸痛发作时ST段抬高型 ST段抬高型 三:T波高耸型 发作时胸前导联T波高耸型 三:T波高耸型 胸痛缓解,T波恢复正常 四:T波倒置型 T波两支对称、波形变窄,顶端尖锐 与缺血血管对应 四:T波倒置型-Niagara大瀑布式巨型T波 1.巨大倒置T波。2.常出现在胸导联上。3.演变快速,持续数日后自行消失。4.T波的开口及顶部增宽,T波最低点呈钝圆形。5.不伴ST变化及Q波。6.QT间期显著延长。 四:T波倒置型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 T波倒置特点: V4 ≥V5 ≥V3, R4 ≥R5 ≥R3, V4-6 ST段下移 四:T波倒置型 胸痛患者胸前导联T波深、对称性的倒置应高度怀疑前降支近端狭窄Wellen综合症 五:T波伪正常型 平时T波倒置, 发作时T波正常 平时心电图 胸痛发作时T波伪正常型 六:急性缺血损伤阻滞型 定义: 急性心肌缺血损伤期,心电图出现T波增高,ST抬高伴QRS时限延长 机制:激动通过缺血损伤区心肌传导速度减慢 意义:反映心梗面积较大 急性缺血损伤阻滞型 发作时 ST抬高伴QRS延长 缓解时恢复正常 七:U波明显型 V3 ST段抬高,U波明显,提示心肌缺血 八:心律失常型 平时心电图正常 八:心律失常型 急性缺血时出现频发室早 八:心律失常型 胸痛发作出现室速 1.区分性质:明确缺血型ST变化的性质。 2.定位明确:对前间壁、前壁、前侧壁、高侧壁、下壁及心尖部急性心肌缺血、损伤进行定位,粗略判定血管病变支。 动态心电图优越性 动态心电图诊断心肌缺血的影响因素 动态心电图与标准心电图对比,对心肌缺血的诊断受诸多因素影响,且不稳定。 主要原因: 1.体位不同:动态心电图所记录的是日常生活中各种不同状态下的多种体位心电图,有别于静态仰卧体位的常规标准12导联心电图。 2.位置不同:动态心电图探查电极放置位置与常规标准12导联心电图电极位置不同(包括压缩肢体导联或放置较少探查电极采用数学计算推导出的心电图)。 总结 动态性 定位性 对应性 欢迎来稿163.com 谢 谢 THANK YOU SUCCESS * * 可编辑 立普妥 强大获益 近在咫尺 * 可编辑 可编辑 动态心电图 --急性心肌缺血的评价 陆军总医院 李俊峡 男性,65岁,HBP史20余年,无DM、高脂血症 CAG:正常 UCG:左室心尖部、室间隔肥厚 诊断误区:ST-T异常=冠心病 男性,35岁,无HBP、DM、血脂异常等病史, 无冠心病家族史 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 监测心电图无动态演变 早期复极综合征 ST-T异常 冠心病 正常人群男性7.7%;女性8.4% 以下人群更常见: 女性 老年人 血电解质紊乱 抗心律失常药物 高血压 心肌病心肌炎 诊断误区:心电图正常=无冠心病 三支病变缺血向量互相抵消 缺血发作间期 重视 -心电图的动态变化 动态心电图 1957年发明,1961年,Science “心脏研究的新方法”标志Holter技术正式应用于临床。 1961年动态心电图应用于临床医疗 早期动态心电图主要用于监测心律失常 早期动态心电图系统,仅有2-3个监测通道,主要用 于监测心律失常, 不能对冠状动脉供血作明确诊断 目前:动态心电图广泛应用临床 检测急性心肌缺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