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风 华 国 学
风 华 国 学 第 PAGE 8 页
索引
主题一:三字经
主题二:诗 经
主题三:诗 词
主题四:论 语
三字经
三字经
《三字经》概述
现在流行的《三字经》相传是宋朝学者王应麟先生编著的。王应麟,字伯厚,南宋人,曾做过礼部尚书,著有《玉堂类稿》、《困学记闻》、《玉海》等书二十多部,是一位有道德学问又有忧国爱民思想的学者官员。《三字经》问世后,受到人们欢迎,因为它三字一句,朗朗上口,包含了中国文化的历史和知识,内容又符合中国社会传统教育思想,所以成为宋代以后启蒙教育的最佳教材,很快就在城乡流传,家喻户晓。
《三字经》全文一千二百字左右,包含的人生哲理、历史和文化知识、为人处世的方法等却非常丰富。从一般的常识、礼仪、典籍、历史到勤学、教子的例子等等,都一一列出,易诵易记,对儿童学习做人的道理、了解文化历史知识和启发他们勤奋学习有很好的作用。前人称为“千古一奇书”。书中有些句子是从古代儒家经典中演化而来的,能较好地表达出中国古代传统教育思想的精华。但是由于它是儿童启蒙读本,所以介绍的内容只能点到为止。全书的主旨在于传授儿童做人的基本道理和一些历史文化常识,同时启发学生要勤奋学习,指出学习对于人的一生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关于做人的道理,书中强调“首孝弟,次见闻”;“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这些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伦理道德观念。关于学习的重要性,书中反复出现过类似的句子,如:“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苟不学,曷为人。”“人不学,不如物。”等等。这些劝勉儿童重视道德伦理,重视学习的句子,是编著者对后代子孙和社会大众的金玉良言,今天读来仍然具有教育意义。
因为《三字经》编于南宋,所以在介绍历史知识时,只编到宋代为止。后来明清时期有人续编历史,有的版本编到清代,现在一般通行本就是到明代“迨崇祯,煤山逝”这句为止。
为了让读者能掌握全书的整体结构,便于学习,教材编者把全文分成若干章节,并加上标题,除原文外,另外附有[译文]和[故事]或[解说]这两个部分,谨供参考。
目 录
第一章 人之初 性本善
第二章 为人子,方少时
第三章 知某数,识某文
第四章 凡训蒙,须讲究
第五章 经子通,读诸史
第六章 口而诵,心而维
1
我会读原文
, 。,。
,。, 。
【译文】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启示〗人生下来原本都是一样,但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所以,人从小就要好好学习,区分善恶,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头等重要的大事。要想使孩子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必须时刻注意对孩子的教育,专心一致,时时不能放松。
知识宽带
孩子是每一个家庭的未来;下一代是国家、社会乃至世界的未来。孔夫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让我们的下一代及早地接受圣贤的教诲,保持本善的天性,形成良好的习惯,这是一个人一生幸福快乐的根本保证,也是每一个家庭幸福快乐的根本保证。
问题小口袋
你可以吗?
回家给你的爸爸、妈妈背
2
我会读原文
, 。,。
,。,。
【译文】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割断织机的布来教子。五代时,燕山人窦禹钧教育儿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同时科举成名。
〖启示〗孟子所以能够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大学问家,是和母亲的严格教育分不开的。做为孩子,要理解这种要求,是为了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仅仅教育,而没有好的方法也是不行的。好的方法就是严格而有道理。窦燕山能够使五个儿子和睦相处,都很孝敬父母、并且学业上都很有成就,是和他的教育方法分不开的。
知识宽带
孟母三迁
昔孟子少时,父早丧,母仉[zhang]氏守节。居住之所近于墓,孟子学为丧葬,[足辟][bi,两字合一]踊痛哭之事。母曰:“此非所以居子也。”乃去,舍市,近于屠,孟子学为买卖屠杀之事。母又曰:“亦非所以居子也。”继而迁于学宫之旁。每月朔[shuo,夏历每月初一日]望,官员入文庙,行礼跪拜,揖[yi,拱手礼]让进退,孟子见了,一一习记。孟母曰:“此真可以居子也。”遂居于此。
孟母断机
孟母姓仉(zhang)氏, HYPERLINK /view/2655.htm \t _blank 孟子之母。夫死,狭子以居,三迁为教。及孟子稍长,就学而归,母方织,问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