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民俗“三部曲”艺术风格探析
摘要《蛊镇》《悬棺》《傩面》被视为肖江虹以家乡贵州修文县为地域、文化背景的民俗三部曲,这三部小说在题材与主题、人物与故事、语言与风格、象征与隐喻、城市与乡村、写实与魔幻等方面,都具有较为鲜明一致的艺术风格与特色。 对于传统民俗在时代变迁下所面临的冲击与挑战、传统技艺的没落与消亡、传统艺人工匠在当下的命运、乡土人生的困境与百态等进行了真实而又魔幻的描述与探索。 关键词肖江虹;民俗三部曲;艺术风格2018年8月11日,肖江虹凭借小说《傩面》获得第七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奖,成为贵州首位鲁迅文学奖获得者。 《蛊镇》《悬棺》《傩面》被视为肖江虹以家乡贵州修文县为地域、文化背景的民俗三部曲。 1三部曲作品表面上独立成篇,但内核却是一致的。 她们仿佛我写作的三步阶梯,让我在这条写作路径上看到了不一样的景致。 2《蛊镇》获得人民文学奖的颁奖辞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视为三部曲艺术风格的一个定位肖江虹的《蛊镇》是一篇兼具现实感和象征性的作品。 小说在题材选取、人物设置、物事安排和故事构造方面都颇具匠心,且细节鲜活,意象丛生,在平静的叙述中把一个早已进入公共经验的话题演绎得意味深长。 3这三部小说在题材与主题、人物与故事、语言与风格、象征与隐喻、城市与乡村、写实与魔幻等方面,都具有较为鲜明一致的艺术风格与特色。 一、题材与主题在题材和主题上,三部曲有着内在的沿袭。 肖江虹在创作谈中提及,在《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和责编徐则臣要写就把这类东西写透,写出这类题材没能抵达过的边沿4的鼓励下,他于是一鼓作气,分别完成了这三部小说。 这类题材究竟是哪类题材呢?以极具贵州民俗特色的放蛊、悬棺和傩戏作为故事的文化之脉,展示新的时代背景下,传统与现代、城市与乡村、物质与精神、民俗与物化、信念坚守与现实妥协、存在与消亡等的二元对立与最终和解,慢下来,心存敬畏精工雕琢,写出万物有灵,写出万物平等肖江虹语。 首先,传统民俗面临传承人缺失、即将消亡的困境。 传统的收徒,一是要看人品,二是要主事的人点头。 [1]26然后,面临的现状却是后继乏人一是无人继承,就像《蛊镇》里赵锦绣说的,还人品,人都跑光了,那个愿意跟你学这手艺?不找个人传下去,你这手艺就断种了。 二是传承人都跑城里去了,《蛊镇》中来鹤村的蛊师去世了,灵堂里却只有一个须发全白的老头敲着木鱼念经,王昌林问及你们道士班子一般不都是五个人吗?老道士回答道几个年轻的都进城了,进城找大钱去了。 三是传承人缺乏信念与坚守,走了歪门邪道。 《蛊镇》中,王昌林知道峡水镇一个年轻蛊师,真本领没学到,却练就了一身歪门邪道。 [1]18传承人的缺失,传承人对于传统技艺信念坚守的缺失,传统民俗的消亡,将是必然。 其次,传统与现代,城市与乡村,从对抗到和解。 对于传统消亡的态度,与其他诸多歌颂田园牧歌将城市与乡村二元对立的乡土小说不同,肖江虹认为,乡土中有些东西的消亡是历史的必然,很多东西消亡后,往往有替代品出现,这是历史发展的规律,这个时候再去谈什么工匠精神的坚守,是荒谬的5。 如果说《蛊镇》《悬棺》还隐含着对城市与时代发展的对抗,到《傩面》这里,已经趋向和解。 肖江虹谈到写《傩面》去贵州道真采风时见到一位傩师,傩师做了很多精美的傩面,却在临死前把傩面全部烧掉了。 肖觉得特别可惜,这么好的东西要在这个时代消亡了,痛心疾首。 然而傩师却十分坦然,说和人一样,这些东西,该要消失的,一定要消失。 作为当事人,面对这个东西消失,我都没有那么大冲击,你为什么要痛心疾首呢?我们要学会放下自己的情绪。 于是,肖江虹谈及此事对他的影响与启迪,这事对我冲击特别大,以前我的写作,都在写对抗,城和乡的对抗、文明和非文明的对抗,写了很多剑拔弩张的对抗。 通过这次采风,我特别清晰地认识到,文学最终的指向不是对抗而是和解人和人的和解,人和自然的和解,人和这个世界的和解6。 因而,在小说《傩面》中,因病而浑身戾气的颜素容,在与傩师秦安顺的不断接触中,在对傩这一传统不断深入的认识和了解中,逐渐实现了和解———与周遭人事的和解,与自然万物的和解,与自己的和解。 第三,变与不变,形与神。 在三部曲中,一直在探索着变与不变,形与神的问题。 首先,传统需要坚守,不能变。 因而,《蛊镇》的蛊师王昌林在制蛊时念诵祷词一定要念六遍,为什么要念六遍,王昌林不清楚,师傅把制蛊的手艺传给他的时候,也没有说明白[1]41。 《傩面》中秦安顺年轻时雕刻谷神傩面的下巴处,一直想将下巴上行到脸部那夸张的一勾放一放,认为这样的修改不但不会破坏神韵,反而会让谷神在鬼精之外更给人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