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强直性脊柱炎线表现.ppt
*可编辑 强直性脊柱炎X线表现 林彬 原单位:福鼎市医院 规培基地:内科 概述 发病机制 病理基础 临床症状及体征 X线表现 诊断与鉴别诊断 小结 一、概况 强直性脊柱炎(AS) 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中轴关节慢性炎症为主的全身性疾病,病变主要累及骶髂关节,常发生椎间盘纤维化及其附近韧带钙化和骨性强直,其特征性病理变化是肌腱、韧带、骨附着点病变。 AS多发于10~40岁,男女之比为5~10:1。本病有家族遗传倾向,与人类白细胞抗原B27(HLA-B27)有强相关性。 二、发病机制 1、遗传因素:在AS中遗传因素大于90%,HLA-B27是基本基因。AS在一个种族群的发病率与HLA-B27的表达相平行。B27阳性者患AS的几率是B27阴性者的200~300倍。 2、外源性诱发因素:感染因素 感染可能是疾病发生的因素之一,可能与克雷白杆菌感染有关。本病常合并前列腺炎,溃疡性结肠炎等。 3、自身免疫因素: 60%的患者血中补体增高,血中有免疫复合物,IgA,IgG、IgM和C4水平均增高。感染可能是病的发生的因素之一,可能与克雷白杆菌感染有关。本病常合并前列腺炎,溃疡性结肠炎的等。(三)、自身免疫 60%的患者血中补体增高,血中有免疫复合物,IgA,IgG、IgM和C4水平均增高。 三、病理基础 以非特异性肉芽肿性滑膜炎及纤维素沉积为主,伴以纤维化和骨化、滑膜增厚,巨噬、淋巴和浆细胞浸润,可出现滑膜炎症、软组织水肿及骨质疏松。骶髂关节炎是强直性脊柱炎的病理标志,也常是其最早的病理表现之一。 四、临床症状及体征 起病隐匿、缓慢。早期主要表现下腰痛或骶髂部、不适、疼痛和/或发僵。也可表现为臀部、腹股沟酸痛或不适,症状可向下肢放射。随病情进展 由腰椎向胸颈部脊椎发展,则出现相应部位的疼痛,活动受限或脊柱畸形。整个脊柱可自下而上发生强直,先是腰椎前凸消失,进而呈驼背畸形,颈椎活动受限、胸肋连接融合,胸廓应变,呼吸靠膈肌运动。晚期: 常伴骨质疏松,易发生骨折。 体征:1、 腰部的后仰、侧弯、前弯、转动受限。2、4字试验(+) 五、X线改变 早期仅见普遍性骨质疏松。 病变最先侵犯骶髂关节。表现:自关节下2/3处开始,关节间隙增宽,边缘模糊,关节软骨下骨质密度增高,其内有细小密度减低区,呈“串珠状”,多累及双侧的髂骨面;病变发展可侵犯全关节,关节边缘不整破坏,关节间隙变窄,最后消失并骨性僵直。 影像学证实骶髂关节炎是诊断 A S的必备条件。 骶髂关节炎的X线分级 0级,正常 1级,可疑骶髂关节炎 2级,局限侵蚀、硬化 3级,侵蚀硬化狭窄局限强直 4级,骶髂关节完全强直 骶髂关节炎的X线分级 骶髂关节炎的X线分级 Ⅱ级:轻度异常,可见 局限性侵蚀硬化,但 关节间隙正常 早期硬化与侵蚀 骶髂关节炎的X线分级 Ⅲ级:明显异常,呈中度或 进展性骶髂关节炎,伴有以 下1项或1项以上:侵蚀,硬 化,关节间隙增宽或狭窄, 或部分强直 THANK YOU SUCCESS * * 可编辑 骶髂关节炎的X线分级 Ⅳ级:严重异常,完全性关节强直 骶髂关节炎的X线分级 骶髂关节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面均模糊,边缘呈小囊状骨破坏连成锯齿状,以髂骨面为重,周围骨质硬化增白。 脊 柱 病 变 早期为普遍性骨质疏松,椎小关节及椎体骨小梁模糊(脱钙),由于椎间盘纤维环附带部椎骨上角和下的破坏性侵蚀,椎体呈“方形椎”,腰椎的正常前弧度消失而变直,可引起一个或多个椎体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