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8年高中语文 第一部分 唐宋诗 第一课 驱山走海置眼前——山水胜色教学案 语文版选修唐宋诗词鉴赏
PAGE
PAGE 1
第一课 驱山走海置眼前——山水胜色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eq \a\vs4\al([资料助读])
◎释标题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诗题点明的是乘舟停宿桐庐江的时候,怀念广陵友人之作。桐庐江为浙江流经桐庐县境一段的别称,又名桐江。广陵,即扬州,又称维扬。旧游,老朋友。
◎知作者
孟浩然(689-740),以字行,名不详,唐朝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唐代著名诗人。早年隐居鹿门山。年四十,游长安,应进士不第。后为张九龄荆州长史府从事,患疽卒。曾游历东南各地,诗与王维齐名,称为“王孟”。与李白、王昌龄等也都有交往唱酬。其诗清淡幽远,长于描写山水行旅及田园隐逸生活。有《孟浩然集》四卷。《全唐诗》录存其诗267首。
◎明背景
本诗作于开元十八年(730)。孟浩然在长安落第之后,为了排遣苦闷,出游吴越,本诗即作者在游浙江桐庐时所写。
eq \a\vs4\al([精要赏析])
◎赏形象
1.前四句中“山暝”“猿愁”“沧江”“风鸣”“孤舟”这些意象有何特点?其作用是什么?
提示:把握意象共同点。
参考答案:这些带有凄迷孤寂的景物组合在一起,构成清峭孤冷的意境,衬托出诗人的绵绵愁思。
◎析技巧
2.试分析本诗在情景结合方面的特点。
提示:了解情景结合方式。
参考答案:本诗融情于景。诗的前两联写景,后两联写情,即景生情,情随景至。诗人将内心的孤寂清冷融入凄凉的自然景物中。
◎悟意旨
3.本诗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提示:从题目、意象特点及最后两联切入分析。
参考答案:这是旅中寄友诗。全诗写江上景色和旅途悲愁,表现他乡虽好终不及故土之意,流露出奔波不定、颇不得志之情。
汉 江 临 眺
eq \a\vs4\al([资料助读])
◎释标题
汉江,即汉水,发源于陕西省宁强县,经湖北襄阳至汉阳流入长江。临眺,登高望远。“临眺”一作“临泛”,则是“临流泛舟”之意。
◎知作者
王维(701-761),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原籍祁(今山西祁县),迁至蒲州(今山西省永济),晚年居于蓝田辋川别墅。其诗、画成就都很高,苏轼赞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他著有《王右丞集》,存诗400首。是唐代山水田园派的代表。
◎明背景
这首诗是开元二十八年(740)王维任殿中侍御史知南选(负责岭南、黔中地区六品以下地方官的选拔),途经襄阳时所作。
eq \a\vs4\al([精要赏析])
◎赏形象
1.苏轼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请结合诗歌的首联、颔联作简要赏析。
提示:从评价入手,抓景物特点,想象画面。
参考答案:首联描绘出汉水由楚入湘、与长江九派汇合后雄浑壮阔的画面。
“江流”二句,更是诗中有画。作者以山光水色作为画幅的远景:汉江滔滔远去,好像一直奔流到天地之外去了,两岸重重青山,迷迷蒙蒙,时隐时现,若有若无。前句写出江水的流长渺远,后句又以苍茫山色烘托出江势的浩瀚空阔。诗人着墨极淡,画面却气韵生动。
◎品语言
2.颈联中有两个词用得极妙,找出来并简析。
提示:找动词,从手法、写出的内容、达到的效果方面思考。
参考答案:“浮”字和“动”字,采用了动静错位的手法,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景象。明明是所乘之舟上下波动,却说是前面的城郭在水面上浮动;明明是波涛汹涌,浪拍云天,却说成天空也为之摇荡起来。动静错位,进一步渲染了磅礴的水势。
◎悟意旨
3.“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一联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提示:扣住“好风日”与“留醉”赏析情感。
参考答案:当地习家的园林,风景很好,山简常到习家园林豪饮,每次大醉而归。诗人要与山简共谋一醉,流露出对襄阳风物的热爱之情。此情也融合在前面的景色描绘之中,充满了积极乐观的情绪。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eq \a\vs4\al([资料助读])
◎释标题
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北靠长江,南依鄱阳湖。又名匡山、匡庐。相传周武王时有匡姓七兄弟结庐隐居于此,故名。谣,指徒歌,即无音乐伴奏的歌唱,此处泛指诗歌。卢虚舟,字幼真,范阳(今北京西南)人,唐肃宗时任殿中侍御史,相传“操持有清廉之誉”(见清王琦注引李华《三贤论》),曾与李白同游庐山。
◎知作者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我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尊称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存诗近千首,有《李太白全集》,是盛唐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
◎明背景
李白流放夜郎途中遇赦后,于上元元年(760)从江夏(今湖北武昌)往浔阳(今江西九江)游庐山时作了这首诗。诗中既写了庐山的秀丽雄奇,更表现了诗人狂放不羁的性格。那时诗人已经历尽磨难,始终不愿向折磨他的现实低头,求仙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13课《有的人》课件1 沪教版五四制.ppt
-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13课《诗词三首》水调歌头教案 新人教版.doc
-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13课《有的人》课件3 沪教版五四制.ppt
-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6课《醉翁亭记》练习题 北师大版.doc
-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6课《醉翁亭记》教案1 北师大版.doc
-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5课《岳阳楼记》教案 北师大版.doc
-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9课《风筝》课件2 沪教版五四制.ppt
-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9课《风筝》课件5 沪教版五四制.ppt
-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9课《风筝》课件4 沪教版五四制.ppt
-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9课《风筝》课件3 沪教版五四制.ppt
- 2018年高中语文 第一课 走进汉语的世界 1.3 四方异声-普通话和方言同步训练 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doc
- 2018年高中语文 第一部分 唐宋诗 第七课 人生到处知何似——人生感慨教学案 语文版选修唐宋诗词鉴赏.doc
- 2018年高中语文 第一部分 唐宋诗 第二课 不教胡马度阴山——边塞军旅教学案 语文版选修唐宋诗词鉴赏.doc
- 2018年高中语文 第一部分 唐宋诗 第三课 天若有情天亦老——咏史怀古教学案 语文版选修唐宋诗词鉴赏.doc
- 2018年高中语文 第一部分 唐宋诗 第五课 紫蝶黄蜂俱有情——咏物抒怀教学案 语文版选修唐宋诗词鉴赏.doc
- 2018年高中语文 第一部分 唐宋诗 第六课 先向歌诗求讽刺——社会写真教学案 语文版选修唐宋诗词鉴赏.doc
- 2018年高中语文 第三课 神奇的汉字 3.1 字之初,本为画-汉字的起源同步训练 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doc
- 2018年高中语文 第一部分 唐宋诗 第四课 明月何时照我还——羁旅乡思教学案 语文版选修唐宋诗词鉴赏.doc
- 2018年高中语文 第三课 神奇的汉字 3.2 规矩方圆-汉字的简化和规范同步训练 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doc
- 2018年高中语文 第三课 神奇的汉字 3.2 规矩方圆-汉字的简化和规范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ppt
最近下载
- 体育教学论:体育教学过程PPT教学课件.pptx VIP
- DB61_T 1741-2023 矿山生态监测规范.doc VIP
- 2025年广东省湛江市中考物理试题(含答案解析).pdf VIP
- 数字技术赋能基层社会治理研究.docx VIP
-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辨析修改语序不当、搭配不当病句——抓住病症,找出病因.doc VIP
- 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2025届高三年级10月质量检测练习化学试卷+答案.pdf VIP
- 《化工企业能量隔离实施指南》(T-CCSAS013—2024).pptx VIP
- 体育课的基本流程.pptx VIP
- 初中升学毕业考试物理试题能力试卷.doc VIP
- 湖南省2025年高职院校单招计划清单(汇总版) .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