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痢疾2015.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痢疾2015.ppt

4、霍乱:烈性肠道传染病,严重者出现休克、循环衰竭,表现腹痛不宁、不吐下泻,泻下物清稀如米泔色,大便检查:找到霍乱弧菌,动力试验(十)。 (甲类) 5、沙门菌性胃肠炎:沙门菌属感染。有不洁饮食(尤其是动物性食物)史,而大便检查及WBC计数基本正常时应疑为本病,从排泄物及可疑食物中可分离出病原菌,起病急,开始恶心、呕吐,随后腹绞痛,腹泻常为水样,量多,很少或没有粪质,偶尔呈粘液或脓性,大便日数次至数十次,常发热,时间较长。 论治: (一)治疗原则: 疫毒痢的病位在肠胃,六腑以通为用, 治疗原则——通因通用 “通腑泻毒”为其大法。 金元·刘河间对本病提出“行血则便脓自愈,调气则后重自除”的原则,故早期可配以活血行气止痛之药。而后期多配以凉血开窍之药,禁用镇静安神法,以防邪毒滞留。 (二)急救处理 1、针灸 2、刮痧 3、药物灌肠:白头翁汤灌肠;葛根芩莲汤、双黄连注射液;生大黄30g,急煎15分钟灌肠,有杀菌作用。 4、针剂:临床应用广泛,可根据病性,选用中药针剂。 (1)发热、神昏谵语、昏迷为主,宜清热解毒,醒脑开窍:清开灵、醒脑静 (2)痉厥为主,宜熄风止痉。 (3)面色苍白,四肢厥冷,汗出喘促,脉微欲绝等内闭外脱症者,宜回阳救逆固脱:参附针、生脉针。 5、中成药:安宫牛黄丸、紫雪丹、至宝丹、玉枢丹、独参汤、参附汤频服。 (三)辨证治疗 1、热毒炽盛 2、热毒内闭 3、热毒动风 (四)中药的现代药理研究:多为单味药研究 马齿苋:有明显的杀灭痢疾杆菌的作用,为首选药物 白头翁:有杀菌作用,且有镇惊、镇痛、抗痉挛的作用。 白头翁汤:黄芩、黄连、黄柏均有抗痢疾杆菌的作用,故临床首选方剂。 其他药:白芍、苦参、石榴皮——临床多例观察 穿心莲、秦艽、山楂、大青叶、金银花、前胡、白木耳、地锦草、凤尾草、 (五)西医治疗:采用综合性抢救措施 1、抗菌治疗: 氟喹诺酮类:有良好的杀菌作用,毒副少,为首选。 氨苄西林:常用,近年多用,多联合庆大霉素、丁胺卡那,用药原则——静脉、联合、足量(5-7天)。 复方磺胺:过去首选,耐药,毒副作用大。 由于抗菌素的广泛应用导致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故在抗菌方面应多发挥中医中药优势。 2、抗休克治疗:主要是感染性休克 微小血管痉挛所致的急性微循环障碍是中毒型菌痢的发病机理,应使用扩张血管药物。 (1)补充血容量:快速补充,是抢救成败的关键, G·N·S、平衡液、低右、代血浆 (2)纠正酸中毒: NaHCO3。 (3)血管活性药物:扩血管药物,首选山莨菪碱654-2,解除微血管痉挛,改善微循环,10mg静推或静滴,广泛应用。 阿托品:作用快,但毒性反应大,易阿托品化。 伴呼吸衰竭者,加用莨菪类药物更好。 酚妥拉明5-10mg静滴。 注: ①在使用血管扩张剂的初期多出现BP↓,临床上多加用血管收缩剂多巴胺或间羟胺以提升BP。 ②必须补充血容量,否则扩张剂会加剧BP↓,甚至加重休克。 ③必须及时纠酸,一切血管活性药物在酸性环境下均不能发挥作用。 ④纳络酮:近年来,国内外文献资料报道,应用该药治疗顽固性感染性休克取得很好疗效,0.4mg-0.8mgV推,可重复。 3、治疗呼吸衰竭:脱水剂、呼吸兴奋剂。 4、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大剂量、短疗程、尽早使用。 5、降温治疗:迅速降温是防止病情进一步加重的重要措施,高热易致惊厥,反复持续惊厥导致脑水肿、呼衰。T保持在37℃,中医药的优势。 6、亚冬眠疗法:高热、反复惊厥者——止惊、控制脑水肿、纠正呼衰,减少组织耗氧,改善微循环。氯丙嗪、异丙嗪。 7、其它治疗:强心、抗凝、纠正水电解度紊乱 在抗感染的基本治疗下 扩容 、纠酸、扩血管 降温、止惊、控制脑水肿 调护 1、隔离特护,疫情报告 2、重点观察:T、P、R、BP、神志、大便性状、出入量。 3、饮食:全流饮食 4、流行季节预防:生大蒜;马齿苋+绿豆,煎服。 细菌性痢疾 (Bacillary  clysentery) 细菌性痢疾定义 志贺菌属(Genus Shigellare 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属乙类传染病。 临床特征 以腹痛、腹泻、里急后重、脓血便为主要特征。重者可出现感染性休克、中毒性脑炎。 夏、秋季发病。 感染后免疫力不持久。 细菌性痢疾 流行病学 传染源: 病人 慢性患者 传播途径: 粪-口传播。 流行病学 临床表现 急性菌痢 普通型: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1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