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季节性皮肤病摘要.ppt

  1.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季节性皮肤病摘要.ppt

预防:   1.居室环境要通风凉爽,尽量减少出汗;   2.烈日当头时应避免外出活动,更不能长时间在烈日下暴晒或进行过激的行为;   3.保持环境及皮肤清洁卫生,经常洗澡和换洗内衣,衣着要柔软宽松,避免穿戴尼龙化纤制品;   4.少吃大鱼大肉等过热及辛辣食物,多吃些冬瓜、苦瓜、西瓜等新鲜蔬菜、瓜果;   5.出汗较多时应及时补充水分,多喝一些绿豆汤、菊花茶、地骨皮水、清凉饮料等,但切记不要过甜,必要时可适当地补充些淡盐水。 一旦生了热痱子,切忌用手搔抓,以防感染。可在腋下、脖颈处、前胸后背及胯下涂擦一些热痱粉或热痱水。 在痱子的防治方面,民间还总结出许多有效方法,值得借鉴。 一、夏日里盛产西瓜,西瓜不仅有清热解暑、凉血止渴的作用,还可以预防痱子的发生。 二、夏季提倡多吃苦味的食品,苦瓜便是最好的选择。 三、有三种豆子,即绿豆、赤豆、黑豆,这三种豆子放在一起很好看。如果将它们煮熬成汤,中医称为“三豆汤”。三豆汤有清热解毒、健脾利湿的功效。 四、薄荷油在防治痱子方面也有特效。临床主要用薄荷浴。方用鲜薄荷150克,煎水洗澡,老少皆宜。 五、艾叶可以预防和治疗痱子,还能防止其它夏季皮肤病的发生,并起到润肤美容的作用。 六、桃叶防治痱子。由于桃叶中含有丹宁成分,可使痱子迅速消散,并起到解毒消炎、止痛止痒的作用。 痱子新治法 (1) 将10克花椒放入搪瓷缸内,冲入200毫升开水,在小火上煮5~6分钟。煮后待稍凉不烫手时,用药棉蘸花椒水轻擦患处。12小时后,痱子的脓尖一般可收缩干瘪。为巩固疗效,可将剩余的花椒水在小火上温一下,再重新擦洗患处,经这样处理后,痱子即可全部消失。 (2) 用黄瓜切断面,或用捣烂的丝瓜叶涂擦痱子,每天2~3次,几天后可见疗效。 (3) 较重的痱子,可取甘草研末1份,滑石粉2份,扑擦痱子。 (4) 也可取臭梧桐100克,马齿苋200克煎水外洗。 十滴水治痱子 生姜汁可治小儿痱子 霜桑叶可治痱子 藿香正气胶囊消痱子 马齿苋治痱子 擦西瓜皮治痱子 生黄瓜汁治痱子 桃叶水治痱子 THANK YOU SUCCESS * * 可编辑  治痱子验方五则 1、用牙膏涂擦,可使皮疹消退,通身爽快舒适。 2、把鲜黄瓜切成片,轻轻涂患处,一日3至4次,几日便可见效。 3、初生痱子,可取鲜马齿苋1500克,洗净加水煮10至15分钟,放温后用水洗患处,然后扑子痱子粉,忌冷洗或热烫。 4、痱子初起,可适当涂擦肤轻松软膏,但如形成痱毒则不可再用。 5、用滑石粉18克,甘草粉3克合成“六一散”。扑于痱子上,每日2--3次。 冻疮   【概述】   冻疮在我国一般发生于冬季和早春,在长江流域比北方多见。因为长江流域冬季虽然气候较高于北方,但比较潮湿,且防寒措施不及北方地区。儿童常不顾防寒,故患冻疮者常见。故壕足和浸渍足过去多发生于战时,前者是长时间站立在1~10℃的壕沟内所引起,后者是站在冷水中所引起。在平时这两种冷伤也可在某种施工、水田劳动或部队执勤等情况下发生。 【病因】   寒冷是发病的主要原因。寒冷使皮肤血管收缩,局部皮肤缺血缺氧、代谢失常,久之血管麻痹扩张、淤血、血浆渗出,引起局部水肿、水疱形成,乃至组织坏死。潮湿能加速体表散热,故冬季湿度大的地区,冻疮发生率比干燥地区为高。此外,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肢端血循环不良、手足多汗、缺乏运动、营养不良、贫血及一些慢性病常为冻疮发病的诱因。 【病理改变】   暴露于冰点以上低温的机体局部皮肤,发生血管收缩和血流滞缓,影响细胞代谢。待局部得到常温后,血管扩张、充血且有渗出,反应较大者在表皮下有积液(水泡)。有的毛细血管甚至小动、静脉受损后发生血栓,而后引起一些组织坏死。 【临床表现】 发病往往不自觉,常待足、手等部位出现红肿始能察觉,得温时有痒感或刺痛。可起水泡;水泡去表皮后创面发红、有渗液;并发感染后形成糜烂或溃疡。非冻结性冷伤常有个体易发因素,故并非在相同条件下的人们都一律发病。冻疮又易复发,可能与患病后局部皮肤抵抗力降低有关。有的上战壕足、浸渍足治愈后,再遇低温时患足可有疼痛、发麻、苍白等反应,甚至可诱发闭塞性血管病。   冻疮是机体局部遭受低温侵袭引起的组织损伤,多发生于身体的末梢部位和暴露部位,如手、足、鼻尖、耳廓和面颊等处。每至冬季,老疮处容易再发,冻疮的程度可分为轻、重症。 轻症:初起在受冻部位,皮肤先是苍白、麻木冷感,继则水肿或青紫形成瘀斑,自觉灼痛、瘙痒,有的局部水肿,出现大小不等的水疱,疼痛,微痒,如无感染,逐渐干枯,结成黑痂,不久脱落而愈。其损害皮肤浅层或全层,一般称为冻疮。    重症:初起受冻部位皮肤出现苍白,冷痛麻木,触觉丧失,继则暗红漫肿,水疱破后创面呈紫色,出现溃烂,甚则损伤肌肉筋骨,常呈干燥黑色坏死,患处感觉、运动功能完全丧失。继发严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