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哦幻灯.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哦幻灯.ppt

鉴别诊断 CD鉴别最困难的疾病是肠结核。其余参阅溃疡性结肠炎鉴别。 诊断 世界卫生组织曾给予6个诊断要点: 1、非连续性或阶段性病变,2、铺路石样表现或纵性溃疡,3、全壁性炎症病变,4、非干酪性肉芽肿,5、裂沟、瘘管,6、肛周病变 具有上述1.2.3者为疑诊,加上45.6任何一项者可以确诊;有4再加上1.2.3任何两项即可确诊 CD活动期治疗 一般治疗参考UC。 轻度CD:氨基水杨酸制剂适用于结肠型,末端回肠型和回结肠型,治疗无效者视为中度。 中度CD:激素是治疗的首选,激素可与硫嘌呤类药物或甲氨蝶呤合用,主要是激素诱导缓解后的撤离及维持治疗。不能耐受换用IFX。 重度CD: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给予全身激素,口服或静脉,剂量相当于泼尼松0.75-1.0mg.kg.d,IFX可于激素无效时应用,也可开始就用。 特殊部位CD治疗:广泛小肠病变者,早期免疫抑制剂治疗或IFX;食管、胃、十二指肠病变治疗与其他相仿,另加用质子泵抑制剂对改善症状有效。 CD缓解后治疗 氨基水杨酸制剂对激素诱导缓解后维持治疗的疗效未确定。 硫嘌呤类及甲氨蝶呤是激素诱导缓解后维持治疗的常用药物,疗程未定。 IFX诱导缓解后应继续IFX维持治疗,疗程未定,1年后可换用免疫抑制剂治疗。 CD的外科治疗 大部分CD患者最终难以避免外科手术,但手术复发率高,故仍以内科治疗为主。 手术指征:肠梗阻、腹腔脓肿、瘘管形成、急性穿孔、大出血、癌变等。 谢谢 肝病常用药物介绍  保肝降酶药物 退黄药物  保护肝细胞膜药物  调节免疫药物  抗病毒药物 一、保肝降酶药物 甘草甜素类:复方甘草酸单铵,复方甘草酸二铵,异甘草酸镁等 水飞蓟类 :水飞蓟宾(益肝灵)、复方水飞 蓟宾、水飞蓟素胶囊(利加隆)等。 五味子制剂:联苯双酯 、双环醇 等 苦参类:苦参素,苦参总碱,苦参碱,氧化苦参碱等。   其他:护肝片(茵陈、五味子等)等中成药。 二、退黄药物 中成药 :茵栀黄、舒肝宁、苦黄等 门冬氨酸钾镁 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思美泰) 熊去氧胆酸 三、促进解毒和保护肝细胞膜药物 1、葡醛内酯 2、还原型谷胱甘肽 3、硫普罗宁 4、复方多烯磷脂酰胆碱 该类药物又称为氧化还原剂 四、调节免疫药物 胸腺素(肽)类 胸腺素α1 胸腺五肽 免疫核糖核酸 其他:多糖类如云芝多糖、猪苓多糖、银耳多糖、香菇多糖等; 五、抗病毒药物 干扰素 利巴韦林 核苷 (酸)类似物 THANK YOU SUCCESS * * 可编辑 炎性肠病 定义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组病因不十分清楚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及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 CD)。 以往研究认为该病的发病涉及免疫异常,是一种自体免疫性疾病,或与变态反应及遗传因素有关,而精神因素和感染为诱发因素 近年来认为,该病的发生与胃肠道上皮细胞结构、功能异常,特别是粘液糖蛋白的性质发生改变有关,这使肠粘膜更易受感染、更易受毒素和自身免疫反应的攻击。 流行病学: 欧美多见,近20年来我国IBD的病例迅猛增加(3倍)。 病因与发病机制 一、溃疡性结肠炎 定义: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炎性疾病。病变主要限于大肠粘膜与粘膜下层。临床表现为腹泻、腹痛、粘液脓血变。 临床表现:多数起病缓慢(病程多在4-6周以上),少数急性起病,偶见急性爆发起病。 (1)消化系统症状: 腹泻:主要与炎症导致大肠粘膜对水钠吸收障碍以及结肠运动功能异常有关,粪便中粘液脓血则为炎症渗出和粘膜糜烂溃疡所致。 腹痛:一般轻至中度腹痛,左下腹或下腹部的阵痛,亦可涉及全腹。 (2)全身表现:中、重型患者活动期常有发热,病情持续活动可出现消瘦,贫血、低蛋白等。 (3)肠外改变:外周关节炎、结节性红斑、坏疽性脓皮病。口腔复发性溃疡等。强直性脊柱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等可与溃疡性结肠炎共存。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1.血常规:贫血:HB中重度患者下降,急性期常有中性粒细胞增多。 2.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增高是活动期标志,电解质平衡紊乱等。 3.自身抗体检查,患者血清中存在外周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和抗酿酒酵母抗体,分别为UC和CD的相对特异性抗体。 4.粪便常规:肉眼常可见粘液脓血,显微镜检红细胞、脓细胞急性期可见巨噬细胞。 5.结肠镜检查:病变多从直肠开始,呈连续性、弥漫性分布。黏膜血管纹理模糊、紊乱或消失,粘膜充血、水肿、质脆、自发或接触性出血和脓性分泌物附着,亦常见粘膜粗糙、呈细颗粒状,可见多发、弥漫性糜烂或溃疡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