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森林培育学复习提纲
绪论
1. 森林培育的概念: 从林木种子、苗木、造林到林木成林、成熟的整个过程中,按既定培育目标和客观自然规律所进行的综合培育活动。 ? 是一种生产过程 :通过树木和森林利用太阳能和其它物质进行生物转化,生产人类所需的植物性有机物、工业原料和生物能源的生产过程,同时也是通过树木和森林的存在,创造并保护
人类和生物生存所需环境的生产过程。 ? 是一项建设事业 :用科学手段营造或更新森林并加以抚育、保护的一项建设性事业。
2. 目的: 经济效益、 生态效益、 社会效益;
3. 特点: 生产周期长、 影响因素多、 实践性强;
4. 六大林业重点工程 : --天然林保护工程;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
--三北和长江中下游等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环北京地区防沙治沙工程;
--重点地区以速生丰产用材林为主的林业产业基地建设工程;
--野生动植物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
5. 森林覆盖率 :中国 20.36% (世界平均 29.6%)日本 69% 美国 32.7% 芬兰 76% 瑞典 75% 德国
6. 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的五大转变: – 由以木材生产为主向生态建设为主的转变
– 由以采伐天然林为主向采伐人工林为主的转变
– 由毁林开荒向退耕还林的转变
– 由无偿使用森林生态效益向有偿使用森林生态效益的转变
– 由部门办林业向全社会办林业的转变
29%
第一章 林木结实规律
1.良种: 具有良好的遗传品质和播种品质的种子。优良的遗传品质取决于母树的遗传品质;优良的播种品质与母树的遗传品质及其生存环境、种子的生产和经营技术密切相关。
2. 林木结实的周期性: 树木结实丰年与歉年交替出现的现象叫林木结实的周期性(大小年现象)
。
两个丰年之间的间隔年数称为
结实的间隔期 。
3. 由于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之间的矛盾,很多树种在不同结实年份之间结实量有一定波动。结实量多的年份称为大年( 丰年或种子年);结实量少的年份称为小年( 歉年 );结实量中等的年份称为 平年 。
4. 采种的最佳时期(壮年期) 引种的最佳时期(青年期)
5. 产生林木结实周期性(大小年)现象的原因 取决于树种的生物学特性以及环境条件。
① 营养状况:大量结实的年份由于开花结实消耗了大量的营养物质,使当年的花芽分化少,降低来年的
种子产量。营养平衡中的 C/N 比理论: C/N 比高,促进开花结实,反之促进营养生长。
② 内源生长激素的平衡:成花激素与抑花激素的消长控制花芽分化,两者平衡时,有利于形成花芽;大
年残留大量的抑花激素,不利于花芽形成。
③ 土壤水肥条件:土壤水肥供应状况影响树体的养分吸收和有机物质积累 ,从而影响开花结实。
④ 气候条件:集约的经营措施(疏伐、施肥、人工辅助授粉、疏花疏果等)保证林分结构合理,养分供应充足,营养与生殖生长平衡。
6. 影响林木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因子
① 内因 树体条件:树木开花结实习性:树冠不同部位的差异:
② 外因 土壤条件:气候因子:天气因子:生物因子:
7. 林木种子产量和质量相应的促进措施
① 疏伐:改善土壤的水肥条件:授粉树的配置及人工辅助授粉:树体管理:使用生长调节物质:
第二章 林木良种基地的建立
1.种源: 取得种子或其它繁殖材料的原产地理区域,实际即是指某一批种子或其它繁殖材料的产地及其立地条件。
2.母树林: 在天然林或确知种源的优良人工林的基础上,通过留优去劣的疏伐,为生产遗传品质较好的林木种子而营建的采种林分。
3.种子园: 用优树或优良无性系的穗条和种子培育的苗木为材料,按合理方式配置,生产具有优良遗传品质和播种品质种子的场所。
4.采穗圃: 以优树或优良无性系作材料,生产遗传品质优良的枝条、接穗、根段的良种基地。
5.种子园与母树林相比的优越性:
① 建立母树林的意义:良种生产速度快,成本低 ;, 种子产量高 ;, 种子的遗传品质得到一定提高。一般
遗传增益 3~7%。建立种子园的目的:提高林木种子遗传品质,遗传增益 15~40% ;提早结实;提高种子质量;
便于集约经营。
② 母树林与种子园就是通过有性过程生产改良种子的主要形式。 母树林是为了满足近期造林用种的急需,
属于林木改良的初级形式;种子园是为解决长期用种的需要,属于林木改良的高级形式。
③ 因此建立种子园不仅可以达到母树林的目的,由于具有更适宜的生长条件,可以更大程度上提高种子
的遗传增益,获得更高品质的种子。
6.种子园分类:
① 无性系种子园: 以优树或优良无性系个体作材料,通过嫁接或扦插建立的种子园。因多数成年针叶树的枝条扦插不易成活,目前我国建立的针叶树种子园多数是用嫁接苗。
② 实生种子园: 用实生苗建立。对于尚不能用无性繁殖的材料,嫁接后期有不亲和的树种,以及开花
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