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逆转录病毒(Retroviridae) 含有逆转录酶(reverse transcriptase)的RNA病毒。 共同特性 ①球形,直径约为100 nm;有包膜,表面有刺突。 ②基因组有两条相同的+ssRNA,具有gag、pol和env 3个结构基因和多个调节基因 ③病毒体含反转录酶和整合酶。 ④复制有独特的反转录过程,病毒DNA整合到 细胞DNA中,构成前病毒 。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 HIV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症(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即艾滋病的病原体 AIDS于1981年首次被报道,1983年法国巴斯德所的西诺西和蒙嗒尼尔成功分离到该病毒 AIDS——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HIV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速度惊人 2006年全球新增HIV感染者430万,HIV感染者总数达3950万。 2006年根据最新评估结果,中国现有HIV感染者约65万,其中艾滋病病人约7.5万。 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 2009年12月1日,是第22个世界艾滋病日主题:遏制艾滋,履行承诺 一、生物学性状 1. HIV的形态学特征 基因组:单正链RNA,有3个结构基因以及 6个调节基因;两端有LTR。 HIV基因及其编码蛋白 * gp120 病毒的表面糖蛋白,与病毒吸附有关,有中和抗原位位点,能刺激机体产生中和抗体,易发生变异,有利于病毒逃避免疫清除。* gp41 为跨膜蛋白,介导病毒包膜与宿主细胞膜的融合。 分 型 *HIV-1: 在全球流行 分M(main)、O(outline)、N(new) 3组, M组又分为9个亚型(A-D、F-H、J和K)和43个重组型。 * HIV-2 :主要局限于西非等地。 我国流行的主要亚型是B、B’和B/C 、A/E重组型 变 异 性 *HIV的显著特点之一是它的高度变异性,同一个个体可以分离到生物学性状不完全相同的HIV毒株 *其中env和nef基因的变异最常见,尤其是env基因的变异最频繁 *HIV的反转录酶无校正功能、错配性高是导致HIV基因频繁变异的重要因素。 培养特性 *细胞培养:外周血T淋巴细胞或成人淋巴细胞白 血病患者的T细胞 *动物培养:猴免疫缺陷病毒(SIV)感染亚洲猕 猴可引起AIDS表现,用于研究。 抵 抗 力 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较弱。 *一般化学消毒剂处理10~30 min,可灭活病毒。 *高压灭菌121℃ 20 min,或者煮沸100℃ 20 min均可灭活病毒。 *病毒在20~22℃液体环境下可存活15天;在37℃可存活10~15天;在冷冻血制品中须68℃加热72 h才能保证灭活病毒。 1.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 传染源:HIV携带者和AIDS患者 * 主要的传播途径: 我国的传播特点 * 吸毒、性传播和采供血途径传播并存 * 经性传播途径呈上升趋势 * 自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扩散 临床特点 *潜伏期长,大约10年左右。 *临床感染过程分为4个时期: 致病机制 *细胞受体: 主要受体 CD4分子 辅助受体 CCR5与CXCR4 *主要感染细胞: CD4+T细胞、单核-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神经胶质细胞、朗罕细胞、肺泡巨噬细胞、肝脏库普弗细胞) 致病机制 *HIV借助于gp120与上述细胞受体结合,gp41融合肽暴露,介导膜融合,使病毒侵入细胞 *受感染的CD4 T细胞被溶解破坏,T细胞数量的进行性减少和功能丧失,导致免疫功能缺陷 *HIV损伤CD4 T细胞的机制: ①CD4 T细胞融合,最终导致细胞的溶解; ②CTL对CD4 T细胞的直接杀伤作用,抗体 介导的ADCC作用,NK细胞的杀伤作用; ③诱导CD4 T细胞细胞凋亡; ④HIV复制产生大量未整合的病毒DNA,抑 制细胞正常的生物合成; ⑤自身免疫导致T细胞损伤 HIV的gp41与MHC有相同的抗原而引起交叉反应 * 损害其他免疫细胞及神经细胞 :单核-巨噬细胞(表达少量CD4分子,其辅助受体为CCR5趋化因子) 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感染后不被溶解,长期携带HIV,使病毒向其他组织播散。 *细胞内病毒的清除主要依靠细胞免疫反应 *细胞免疫可限制病毒感染,但不能完全清除病毒,并随疾病进展而下降 *病毒抗原频繁变异逃避了免疫清除作用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检测目的 ①AIDS的诊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慢性阻塞性肺病管理.pptx VIP
- 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文件(2026版).doc VIP
- 江西省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服务信息平台操作手册(项目端).docx
- 贵阳市2026届高三年级摸底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pdf
- 《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课程教学大纲.docx VIP
- DaVinci-Resolve-Speed-Editor-达芬奇快编键盘操作说明.docx VIP
- 小学劳动教学课例《学做水果茶》教学设计.pdf VIP
- 科学计算语言Julia及MWORKS实践单元练习题及答案.docx VIP
- 检验科临床检验基础试题及答案2025版.docx VIP
- DB15T 4010-2025 温室气体 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与要求 铁合金.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