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纳斯河肯斯瓦特水利枢纽古河槽工程地质评价.docxVIP

玛纳斯河肯斯瓦特水利枢纽古河槽工程地质评价.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玛纳斯河肯斯瓦特水利枢纽古河槽工程地质评价于为,高世丽(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2)摘 要:通过 玛纳斯河肯斯瓦特水利枢纽古河槽工程地质评价 于 为,高世丽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2) 摘 要:通过对古河槽形成演化过程的推理,结合工程地质测绘可以帮助工程地质勘察人员对古河槽的形态、延伸 方向、切割深度等要素有一个总体性概括认识,在此基础上可以有针对性的布置勘探工作,查明其工程地质条件并 做出合理评价。根据查明的工程地质条件,选择合理的防渗处理方案是相当重要的。由于古河槽内沉积着具有一定 胶结性的卵砾石层,采用防渗墙防渗型式存在施工工艺、检测以及防渗墙墙体材料选择等各方面的技术问题。采用 斜心墙副坝方案防渗体可以与基岸完全相连,起到完全截阻渗流的目的,具有施工简便、建造成本低等优点。 关键词:古河槽;演化过程;渗漏;防渗型式 中图分类号:TV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10)07-0189-03 一、工程概况 新疆玛纳斯河肯斯瓦特水利枢纽工程是一座具防洪、灌 溉、生态保护和发电等多功能的综合利用水利工程。玛纳斯 河发源于天山北麓,是天山北坡最大内陆河流,全长 324km, 多年均径流量为 12.85×108m3,该工程处于玛纳斯河中游 河段,是玛纳斯河流域规划中最大的控制性水利枢纽工程。 枢纽工程由拦河大坝、溢洪道、泄洪洞、发电引水系统及电 站厂房组成,水库设计蓄水位 990.0m,库容为 1.88 亿 m3, 电站装机容量 100mw,属大(2)型工程。坝型选择为钢筋 的气候变冷,包括天山的各大山系都发生了多次山岳冰川作 用,特别是中更新世期间是第四纪冰川作用最强期,在各冰 期间,河流下切侵蚀作用和堆积作用相互更替,在遇到如洪 水、地震、滑坡等特定地质作用时,即会产生河道变迁改道。 在第四纪中更新世(Q2)中早期,玛纳斯河流域内地壳 运动处于相对稳定时期,河流以侧向侵蚀作用为主,使得河 床加宽,玛纳斯河河谷发育成熟,形成平坦而宽阔的槽状谷 底,沉积物逐渐扩大并连成一片,河谷形态为宽阔的“U” 形,随着河道的演化,河床逐渐加宽,河床坡度逐渐减小, 流速逐渐减慢。此时河流以沉积作用为主,河床卵砾石沉积 厚度逐渐增大,形成了现在的Ⅴ级阶地。在第四纪中更新世 (Q2)晚期,受冰川消融的变化,垂直下蚀作用和旁蚀作用 加大,堆积作用相对减弱,河道切割深度不断加大,在Ⅴ级 阶地侵蚀基面上继续侵蚀,河床束窄,形成窄深槽状或“V” 字形,随着河流的发展,河谷逐渐发育成熟,河曲带逐渐加 宽,河床坡度逐渐减小,流速逐渐减低,河床堆积作用增强, 重复了中更新世中早期的过程。 在第四纪晚更新世(Q3)早期,流域内大气环境产生很大 变化,由于气候变得越来越干燥,冰川明显后退,河流形成新 的侵蚀基准面,即Ⅳ级阶地基座,该侵蚀基座面在玛纳斯河连 续分布,沉积厚度稳定,在连续的Ⅳ级阶地基座上,可以看到 出露的多处上述中更新世晚期形成的古河槽,古河槽基岩底高 程一般低于Ⅳ级阶地基座面 10m 或 50m,反应出两个不同时 期切割形成的两个古河槽。从古河槽内堆积的卵砾石的差异也 可以看出,浅古河槽(槽底低于Ⅳ级阶地基座面 10m)内堆 积卵砾石灰黄色,颗粒粒径相对较细,胶结性较好,多能形成 较为陡立的卵砾石岸坡;深古河槽(槽底低于Ⅳ级阶地基座面 50m)内堆积卵砾石灰色,颗粒粒径相对较粗,胶结性一般。 3.古河槽形态 根据上述对古河槽形成演化的分析,认为两个古河槽为 不同时期切割形成的两个古河槽。在勘察过程中结合对古河 槽的分析,针对性布置了 14 个钻孔,以进一步查明古河槽 形态、走向及成因,在充分利用原有资料和勘探结果的基础 上,结合地质测绘成果,查明了枢纽区两个古河槽的特征, 其中在清水河和玛纳斯河汇合口处出露古河槽为窄深槽形, 称为“玛河古河槽”;清水河右岸Ⅳ级阶地前缘岸坡上,基岩 混凝土 面板 砂砾石 坝, 坝顶高 程 129.40m,坝顶长 475m。 二、古河槽工程地质条件 1.枢纽区地质概况 996.6m,最 大 坝 高 枢纽区位于准噶尔盆地南缘乌鲁木齐山前坳陷带南侧断 褶隆起的山地,山势较陡,海拔高程 1,300~1,800m,属侵 蚀构造低中山区地貌单元,处于玛纳斯河中游峡谷河段,坝 址位置选择在玛纳斯河与清水河汇合口下游 0.4km 处,河谷 呈 “V” 字 型 , 河 床 海 拔 高 程 865~880m , 现 代 河 床 宽 30~50m。河谷两岸地形不对称,左岸发育Ⅴ级阶地,分布 较为连 续完 整 ,山顶 地形 起 伏不平 ,阶 地 顶面海 拔高程 1,165~1,200m,与河床相对高差 280~320m。右岸发

文档评论(0)

zhuliyan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