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5章_药物对心血管系统的毒性.ppt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 药物对心血管系统的毒性作用 一、形态学基础 心肌细胞分类: 普通心肌细胞:兴奋性、传导性、收缩性 自律细胞:兴奋性、传导性、自律性 窦房结、房室束、房室结、 普肯耶纤维 第一节 心血管的损伤形态学和生理功能基础 心脏毒性的常见靶点: 心肌的能量利用 离子通道 细胞内钙的转运 Ca2+的转运是心脏毒性的常见靶点 心肌细胞Ca2+池容量小,对细胞外Ca2+的依赖性高。药物或毒性对Ca2+转运的影响易导致心脏毒性 短时间药物心血管的毒性作用: 大多可逆:心肌酶谱变化、心律失常等 长时间药物心血管的毒性作用: 出现代偿性变化:如心肌肥厚 第二节、药物对心血管损伤的类型 药源性心力衰竭 药源性心律失常 药源性高血压 药源性低血压 其他:药源性心肌炎、心肌缺血、血栓病、瓣膜病等 一、药源性心力衰竭 药物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心脏,引起心肌收缩力减弱、前后负荷增加、组织对供血的需要增加等,导致心功能失代偿、心排出量减少、外周组织灌注不足,无法满足机体组织代谢需要而产生的综合征,称为药源性心力衰竭(drug-induced heart failure,DIHF)。 临床特点:发病急骤,进展较快,死亡率高。 药源性心力衰竭近年来随着各类新的化学药品的不断问世,罹患者与日俱增,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 药源性心力衰竭主要原因: 抑制心肌收缩力 诱发心律失常,使心脏泵血功能发生障碍而诱发 其它: 心肌细胞直接毒性作用,引起心肌细胞变性、坏死 诱发心肌缺血。 诱发过敏性心肌炎、过敏性心包炎 二、药源性心律失常 1995-2000年国内公开报道的646例药源性心血管疾病的病例的统计分析: 诱发心律失常的药物涉及155种,其中心血管系统药最多,占37.2%。 以普罗帕酮引起的最多,为75例,致死病例35例(5.4%)。 药源性心律失常是指药物非治疗目的引起的心律失常,或导致原有的心律失常加重。 药源性心律失常的类型多种多样,如持续或非持续性室速、扭转型室速(TDP)、心室扑动或心室颤动、室性早搏和室上性心律失常及传导阻滞等。 心律失常主要由冲动传导异常和冲动起源异常引起,前者包括单向、双向传导阻滞,后者包括自律性增高和触发活动(早后或迟后除极),某些药物尤其是抗心律失常药亦能引起上述机制从而导致心律失常。 三、心肌炎与心肌病 心肌本身的炎症病变 局灶性或弥漫性心肌炎 超敏性心肌炎(无剂量依赖性) 中毒性心肌炎(剂量依赖性) 四、心包炎 普鲁卡因胺 异烟肼 麦角新碱 五、心脏瓣膜病 结构毁损、纤维化、粘连、缩短、黏液瘤样变、缺血性坏死、钙质沉着 药物:麦角新碱、摇头丸 六、高血压 第三节 药物对心血管系统损伤的评价 一、在体评价 1.心电图:简便、实用、经济、无创 2.超声心动图:无创、只管观察心脏重构和功能 3.核医学检查:心功能、断层显像、心肌灌注显像、心肌代谢显像 4.心电向量图 5.核磁共振 二、临床病理学评价 1. 组织病理学检查 心脏大小、形态、心重指数 HE染色、病理改变 扫描电镜、透射电镜 心肌透射电镜 2.心肌酶谱和心肌蛋白检查 心肌酶谱:持续时间短、敏感性、特异性差 乳酸脱氢酶 天门冬氨酸转氨酶 肌酸激酶:其中CK-MB主要存在于心肌,敏感性、特异性相对较高 心肌蛋白 肌红蛋白:特异性不高、敏感性高,是心肌早期受损的标志物。 肌钙蛋白:其中cTnI心肌受损后出现早,持续时间长,特异性和敏感性高。是动态心脏毒性检测的常规指标。 3.电解质 电解质紊乱可致心血管急症,引起心源性猝死 三、动力学评价 心排出量、心率、心室内压、血压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urixiang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