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知觉案例.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注视点的位置会影响客体优势效应。 【实验】Earhard 上下文图形 上下文图形 上下文图形 靶子线段 靶子线段 靶子线段 客体劣势效应 (object inferiority effect) 【实验】 Klein(1978)掩蔽刺激的作用实验 掩蔽刺激的有无以及掩蔽刺激的性质影响客体优势效应。 掩蔽刺激 三、构型优势效应 构型优势效应(configural-superiority effect):识别一个完整的图形要优于识别图形的一个部分。 Pomerantz等: 无上下文 有上下文 ( ) ( ) ) ) 平均反应时:444ms 平均反应时:421ms 四、字母优势效应 字母优势效应(letter-superiority effect):识别字母的一个组成线段要优于识别单独的该线段。 Schendle Shaw(1976) H   N   线段 上下文 五、句子优势效应 句子优势效应:在一个句子中,识别一个词要优于识别单个的该词。(上下文作用) Tulving等(1964)的字词识别实验 1. 结构优势效应是一个复杂的现象,涉及知觉过程中的一些重要问题; 2.对结构优势效应的解释很多,实验证据也有分歧,目前的研究水平还无法肯定或否定某一种解释; 3. 各种结构优势效应有共性,也有个性; 4. 目前有关研究只关注视觉通道,很少涉及其它感觉通道。 结构优势效应小结 谢谢大家!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 * * * * * * 典型的识别失败的例证 模板说的补充和修正 1.预加工(Preprocessing)过程:在模式识别的初期阶段,在匹配之前,将刺激的外形、大小或方位等加以调整,使之标准化。 2.模板匹配模型最开始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加工模型,在预加工过程提出之后,又涉及到了自上而下的加工,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模板匹配模型。 【实验】Phillips(1974) 棋局模式识别实验 结论:在视觉存贮的短时间内,两个模式的空间重叠关系有利于识别,即是说,模板匹配在模式识别中在起作用。 应用——机器的模式识别 条形码分为4个部分: 1-3位:国家代码 4-8位:生产厂商代码 9-12位:厂内商品代码 第13位:校验码 局限性 给记忆带来沉重的负担,缺少灵活性。 难以解释人何以迅速识别一个新的、不熟悉的模式这类常见的事实。 模板说没有完全解释人的模式识别过程。 二、原型说(Prototype Theory) 在记忆中储存的不是与外部模式有一对一关系的模板,而是原型(Prototype)。原型是一个类别或范畴的所有个体的概括表征,反映一类客体具有基本特征。 在模式识别过程中,外部刺激只需与原型进行比较,而且由于原型是一种概括表征,这种比较不要求严格准确匹配,而只需近似的匹配即可。当刺激与某一原型有最近似的匹配,即可将该刺激纳入此原型所代表的范畴,从而得到识别。 【实验1】 Posner等(1967,1968)的原型实验 原型 畸变的三角形 结论:被试对畸变模式进行分类是将它们与相应的原型作比较的。被试不仅可以从畸变模式中抽象出原型,而且还能掌握这一范畸的实例的变异性。 【实验2】Reed(1972)的原型实验 Reed的原型匹配模型 特征抽取 关系 模式解释 准确匹配 分类 命名 进入记忆 丢失特征 反应倾向 不成功 刺激审察 具体的像 抽象表象 再分析 评价 优点:很好地解释了模式识别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减轻了人的记忆负担。 不足:模型只含有自下而上的加工,不含有自上而下的加工。 三、特征说(Feature Theory) 模式是由若干元素或成分按照一定关系构成的,这些元素、成分、关系都可称为特征(feature) 。 外部刺激在人的长时记忆中,是以其各种特征来表征的,在模式识别过程中,首先要对刺激的特征进行分析,即抽取其有关特征加以合并,再与长时记忆中的各种刺激特征相比较,一旦获得最佳匹配,外部刺激就得到了识别。 【实验】Neisser(1964)字母识别的实验研究 结论:当一些字母的特征有较大差别时,就容易对它们作出区分,否则就会发生困难。 【实验】 Pritchard(1961)固定网像实验 结论:特征似乎是知觉的单元,一些特征或单元的结合而构成我们所识别的模式,虽然这种特征的抽取和结合是我们所意识不到的。 【实验】 HubelWiesel(19

文档评论(0)

ctuorn037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