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史图像资料–马王堆乐俑.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音樂史圖像資料 –馬王堆樂俑 組別:E 組員:連彥傑、傅蕎、施瑩佳 馬子倫、李佳杰、吳盈萱、吳仲莆 馬王堆樂俑圖 馬王堆背景 西漢初期長沙國丞相、軑侯利倉及其家屬的墓葬 馬王堆漢墓兩千多年來從未被盜,保存完好,因此出土了大量的文物 馬王堆背景 一號墓出土歌舞俑八件、樂俑五件,再加上三號墓出土的歌俑四件,舞俑八件,樂俑十五人,共計樂舞俑四十件。 我們的圖片是---馬王堆一號墓竽瑟樂俑 圖片分析 彩繪吹竽鼓瑟樂俑,共五人。三個鼓瑟俑,兩個吹竽俑,均為木製。 鼓瑟俑跪坐,作鼓瑟狀。瑟橫陳於膝前,雙臂向前平伸,兩手掌心向下,臨於瑟的上方,大指屈向掌心,食指內勾,兩指形成環狀,作抹弦之勢,其餘三指自然微屈。這是一種雙手並彈的鼓瑟方法。 圖片分析 彩繪吹竽鼓瑟樂俑,共五人。三個鼓瑟俑,兩個吹竽俑,均為木製。 鼓瑟俑跪坐,作鼓瑟狀。瑟橫陳於膝前,雙臂向前平伸,兩手掌心向下,臨於瑟的上方,大指屈向掌心,食指內勾,兩指形成環狀,作抹弦之勢,其餘三指自然微屈。這是一種雙手並彈的鼓瑟方法。 竽瑟之樂文本 《墨子?三辨》:“士大夫倦於聽治,息於竽瑟之樂”。 《戰國策?齊策》:“臨淄甚富而實,其民無不吹竽鼓瑟、擊筑彈琴”。 比較分析—先秦 在先秦時期,皇家和貴族的樂隊叫作「鐘鼓之樂」,享受音樂是其次的,更重要的是展現權力和威嚴。 曾侯乙編鐘 比較分析—先秦 馬王堆的樂俑,很明顯是鼓瑟及吹竽的小型樂隊。 貴族間的音樂文化已經從重視階級的肅穆之風,轉為較為輕快、重視音樂性的風格。 樂器也從笨重的鐘、磬,漸漸的往攜帶性高的方向發展。 比較分析—同時期 四川的成都羊子山↑ 比較分析—同時期 山東嘉祥五老窪↑ 比較分析—現代 在漢代流行的絃樂及管樂,發展為現代的絲竹音樂。 今日的絲竹音樂,主要流行在中國的南方地區,其中,以在上海、蘇州一帶的江南絲竹,以及閩南沿海地區的南音及台灣的南管,和廣東地區的廣東音樂,為絲竹的重要樂種。 江南絲竹 南音、南管 廣東音樂 * * *

文档评论(0)

136****37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