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微生物学跟检验资料.ppt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临床微生物学跟检验资料

* * 第五章 细菌的分类与命名 夏佩莹 陈登宇 概 述 细菌分类学(Bacterial taxonomy)是微生物分类学的一个分支,是对细菌进行分类(classification)鉴定(identification)、命名(nomenclature)的一门科学。 1.分类 分类的任务是通过收集大量的个体资料,经 过科学的归纳、整理,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 分类系统。 基本概念 分类方法: (1)人为分类法: 以细菌形态和生理生化特征为依据,分为: 传统分类法(classical classification) 数值分类法 (numerical classification) (2)系统分类法: 将化学分析和核酸分析方法引入细菌分类,使细菌种群的划分更为客观。以细菌大分子物质(核酸、蛋白质)结构的同源程度进行分类,称为种系分类(phylogenetic classification)或自然分类(natural classfication)。 3、鉴定 将未知细菌按分类原则放入系统中某一适当位置和已知细菌比较其相似性,用对比分析方法确定细菌的分类地位。若与已知细菌相同即采用已知菌的名称,不同者则按命名原则确定一个新名称。 2、命名: 在分类基础上,给予每种细菌一个科学名称,使之在生产实践、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工作中相互交流成为可能。按照细菌命名的法规,能保证所有的科研工作者以同样方式给予细菌命名。 分类等级: 界(Kingdom ) 门(Division) 纲(class ) 目(Order ) 科(Family ) 属(Genus ) 种(Species ) 命名法 细菌科学名称(学名)的命名法采用生物双名法(binominal nomenclature)。具备拉丁化文字的形式和明确的分类等级两个特点,即由一个属名和一个种名构成。 细菌学名的中文译名:种名在前,属名在后。如:Mycobecterium tuberculosis(结核分枝杆菌)Salmonella typhi(沙寒沙门菌)。 细菌的分类法 一、生物学特性分类法——人为分类法 (一)传统分类法 (二)数值分类法 二、遗传学分类法——系统分类法 (一)DNA 碱基比例的测定(G+C mol% ) (二)核酸分子杂交法(hybridization of acids) (三)rRNA寡核苷酸分析(oligonucleotide catalog) 细菌分类命名系统 一、细菌分类系统概况 二、伯杰(Bergey)细菌分类系统及命名 螺旋体 革兰阴性、需氧、微需氧、有动力、螺形菌 革兰阴性、无动力、弯曲菌 革兰阴性、需氧、杆菌或球菌 革兰阴性、兼性厌氧、杆菌 革兰阴性、厌氧、杆菌或螺形菌 异化还原硫酸盐的细菌 革兰阴性、厌氧球菌 立克次体和衣原体 支原体 内共生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第1卷 1~11组 包括医学、工业、农业重要的革兰阴性细菌 细菌属/类群 群 卷次及主要细菌种类 革兰阳性球菌 革兰阳性、形成芽胞的球菌和杆菌 革兰阳性、规则的无芽胞杆菌 革兰阳性、不规则的无芽胞杆菌 分枝杆菌 诺卡菌形的细菌 12 13 14 15 16 17 第2卷 12~17组 包括除放线菌以外的革兰阳性细菌 不产氧光合细菌 产氧光合细菌 需氧、化能自氧菌及有关细菌 出芽和(或)有附属物的细菌 鞘细菌 非光合、无子实体的滑行细菌 形成子实体的滑行细菌——粘细菌 古生菌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第3卷 18~25组 包括光合细菌、古细菌、蓝细菌、其他革兰阴性细菌 诺卡菌形放线菌 多腔孢囊放线菌 游动放线菌 链霉菌和有关菌属 马杜拉菌 高温单胞菌有有关菌属 高温放线菌 其他属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第4卷 26~33组 包括可形成菌丝体的放线菌 细菌的分类方法主要有两类:人为分类法和系统分类法。系统分类法以细菌的核酸、蛋白质等组成的同源程度进行分类,更具科学性和稳定性。其中16S rRNA寡核苷酸分析,由于其核苷酸数目适中、信息量大、具有高度稳定性、易于提取和分析,成为理想的研究工具。 本章制作: 夏佩莹 陈登宇 小 结

文档评论(0)

hy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