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高血压病教学.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高血压病教学.ppt

降压药物(5类一线药物) 1、利尿剂 机理:排钠,减少细胞外液容量,降低血管阻力。 分类:噻嗪类、袢利尿剂、保钾利尿剂。 代表药物:氢氯噻嗪、速尿、螺内酯。 利尿剂 适应证:轻中度高血压;盐敏感型高血压;和并肥胖或糖尿病;更年期女性和老年人。袢利尿剂主要用于肾功不全时。 禁忌证:噻嗪类禁用于痛风患者;保钾利尿剂不宜与ACEI合用、肾功不全者禁用。 β-受体阻滞剂 适应证:各种程度高血压,尤其是心率快的中青年患者或合并心绞痛患者;运动所诱发的血压急剧升高。 禁忌证:急性心力衰竭、支气管哮喘、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外周血管病。糖尿病患者慎用。 3、钙通道阻滞剂 机理:阻滞细胞外钙离子经电压依赖L型钙通道进入血管平滑肌内,减弱兴奋收缩耦联,降低阻力血管的缩血管反应;减轻AⅡ和α受体的缩血管效应。 分类:二氢吡啶类、非二氢吡啶类。 代表药物:硝苯地平、维拉帕米和地尔硫卓。 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机理:抑制周围和组织的ACE,使血管紧张素Ⅱ生成减少;抑制激肽酶,使缓激肽降解减少。 分类:巯基、羧基、磷酰基。 代表药物: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福辛普利。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适应证:在肥胖、糖尿病和心脏、肾脏靶器官受损的的高血压患者具有相对较好的疗效。特别适用于伴有心力衰竭、心肌梗塞后、糖耐量减低或糖尿病肾病的高血压患者。 禁忌证:高钾血症 、妊娠、双侧肾动脉狭窄。血肌酐超过 3mg 者慎用。 5、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 机理:阻滞血管紧张素Ⅱ受体亚型 AT1,充分阻断血管紧张素Ⅱ;阻滞AT1 负反馈引起血管紧张素Ⅱ增加,可激活AT2 ,能进一步拮抗 AT1 的生物学效应。 代表药物:氯沙坦、缬沙坦。 适应证、禁忌证: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但不引起干咳。 * 联合方案 利尿剂+β-Blocker ; 利尿剂 +ACEI /ARB ; CCB+ β-Blocker ; CCB+ ACEI /ARB 高血压急症 概念:指短期内(数小时或数天)血压重度升高,舒张压>130mmHg合(或)收缩压>200mmHg,伴有重要器官组织如心脑肾眼底大动脉的严重功能障碍或不可逆损害。 治疗原则: 迅速降低血压 控制性降压:24小时内血压降低20-25%,48小时内血压不低于160/100mmHg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不负法律责任谢谢 感谢您的观看和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实际情况实际分析 由于我国人口年龄的增长、饮食结构变化和盐摄入量的增加,我国高血压病患者显著增加。 1958年的发病率为5.11% 1980年进行了全国大规模的抽样普查,除台湾省以外都参加了这次普查。15岁以上人群高血压总患病率为7.89%。 1991年普查显示,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已达11.26%,较1979-1980年10年间增高25%,即90年代初,我国已有高血压患者9500万。 1996年调查,这种升高的势头仍在持续。 2002年底调查,我国高血压患者数量已达1.5亿,并且还在以每年300多万人的速度增多 “三高” 患病率高:11.26%(超过1亿人) 致残率高、死亡率高; 需要重视的是中国患者的高增长趋势,由于人口老龄化,危险因素增加,认识严重不足 “三低” 知晓率低:高血压病人中只有35.6%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 治疗率低:高血压病人中只有17.1%进行治疗 控制率低:高血压病人中只有4.1%坚持服药并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人体血压在不同时期,不同状态下会有很大的变化,例如冬季和夏季;运动或静止;情绪激动或平静。 血压随时变化,通常在一天的不同时候血压都会有10-20mmHg的变化 所以要在尽量减轻或排除各种干扰因素下,非同日3次静息血压才可作为判断高血压病的标准。 高血压病的轻或重通过分级来确定,高血压病总体分三级,对应我们经常说的轻、中和重度高血压病。具体分级标准见幻灯片 高血压病的分级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有效依据。 原发性高血压也叫高血压病,是一种独立的疾病,有着自己的病因、发生发展转归的规律和临床表现。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动脉血压的升高。占人群高血压患者的90%以上,目前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明了,主要依据排除了其他疾病导致的高血压后才能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病。 继发性高血压是指继发于其他疾病或原因的高血压。只占人群高血压的5%~10%。血压升高仅是这些疾病的一个临床表现。常见的引起继发性高血压的原因有:肾性高血压、大血管病变、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和内分泌性高血压等。 高血压之所以可怕不仅在于血压的升高,而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