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结构设计大赛-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DOC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结构设计大赛-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八届北京市大学生建筑结构设计竞赛·北京建筑大学 第八届北京市大学生建筑结构设计竞赛 B组赛题(桥梁方向) 一.题目 北京通州某公路跨北运河特大桥结构设计 二.设计资料 (一)工程概况 1.具体交通需求 通州区作为北京市城市副中心,随着2017年北京市四套班子先期进驻行政副中心,其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和象征意义。某道路跨北运河特大桥是该路段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该路段紧邻城市副中心办公区,是进出城市副中心的直接交通要道。 图2-1-1 拟建跨河桥桥位平面图 该道路上跨北运河大桥的桥梁,需满足交通及景观要求。北运河河道宽260米左右,与北运河大桥相接道路全宽60.0米,其中车行道宽2x12米, 两侧设非机动车道各宽3.5m,两侧人行步道各宽4.5米,中央隔离带宽2.0米。桥梁应满足现况道路交通需求,可按全宽设计也可上下行分幅设计。 图2-1-2 拟建桥梁接顺道路横断面图 该桥为通州区的重要桥梁,其设计应满足该区域的交通功能,切实可行。大桥型式应美观、新颖、实用、经济,大桥工程方案设计应充分分析现有周边环境,考虑城市副中心景观、北运河文化带规划、历史背景等因素,注重景观组织,合理处理好与周边景观的衔接。考虑与沿线建筑物以及地形、环境保持协调。鼓励采用先进科技工艺,把大桥建成城市副中心的一个景观标志建筑,体现城市副中心的发展活力 (二)拟建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1 地形、地貌及地物概述 拟建工程场区位于通州区城区东北部,在地貌上属于温榆河冲洪积扇中下部。水文地质勘察期间工程场区大部分场区为原民房拆除后的空地,大部分场地已经拆迁完毕,正在整平,地面起伏较大。本次水文地质勘察和岩土工程勘察期间勘探孔孔口处地面标高在20.5m~25.28m之间。拟建工程场区附近分布地表水有北运河和通惠河。通惠河作为北运河的主要支流之一,自西而东流经朝阳和通州,河道西起东便门,经朝阳区至通州区汇入北运河,全长20.1Km,总流域面积258.26Km2,是北京市区内流域面积最大的水系和主要排水河道,担负着城区及东部地区的排洪、排涝及排污任务。 北京平原区多年降水量直方图2气候 北京平原区多年降水量直方图 根据北京市专业气象台气象科技服务中心提供的通州站1996 ~2005年气象资料统计:站区年平均气温13.4℃;极端最高气温41.9℃,出现在1999年7月2日;极端最低气温-15.6℃,出现在2001年1月15日。年平均降水量418.4mm;年最大降水量为911mm,出现在1998年;年最小降雨量227mm,出现在1999年;暴雨日最大降水量281.4mm,出现在1998年6月30日。年平均风速为2.9m/s,主导风向为北北西;定时最大风速为16.4m/s,为西北风。年平均雷电日数24天;年最多雷电日数32天;年最少雷电日数15天。年平均积雪深度为6.3cm,年最长积雪日数为28天,最大积雪深度120mm;年平均结冰天数为109天,最早结冰日为10月25日。 3 工程场区地层分布概述 本次勘察深度范围内上部为填土层,其下为新近沉积层及一般第四系冲洪积层,并按地层岩性及其赋水特性可自上而下进一步划分为5层。现按照自上而下的顺序将各土层的岩性及分布特征概述如下: 1.素填土层: 主要为杂填土①,层厚度为0.60~2.0m。 2.新近沉积层 3.第四纪沉积层 4.细砂层,标高-8.63~-5.47m的③层;标高-28.05~-23.45,主要为细砂、中砂④层;下为以粘性土为主的第5大层。 (三)水文地质条件概述 根据拟建工程场区所在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分析,拟建桥梁所在区域地表以下60m深度范围内一般赋存3层地下水。第一层水对混凝土存在分解类腐蚀,腐蚀等级为中等,第二、三层地下水对混凝土没有腐蚀性。本场地地下水在干湿交替作用下,第一、二层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有弱腐蚀性。 (四)工程抗震设计基本条件 1 地震影响基本参数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01)(50年超越概率10%),拟建场地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 0.20g,该地震动峰值加速度所对应的地震基本烈度为Ⅷ度。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1),拟建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 8 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0.20g。 2 场地类别 根据《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 B02-01-2008),拟建桥梁工程场地类别属于Ⅲ类。 (五)技术标准 (1)北运河大桥道路等级:城市主干路,红线宽度60米。 (2)桥面净宽:净宽需与现况道路相匹配。 (2)设计行车时速60公里/小时; (3)桥梁荷载标准:城—A级; (4)设计洪水频率:1/300; (5)抗震设防: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抗震设防措施等级按9度确定; (6)净空标准:通航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