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脑血管意外的作业疗法
概述
定义:脑血管病意外又叫脑卒中,是一组脑血管破裂或闭塞,引起的局部或全脑神经功能障碍,并且持续24小时以上或在24小时内死亡的病变。
这个24小时的定义是用来区别短暂性脑缺血(可在24小时内完全康复)。
2008年公布的我国居民第三次死因抽样调查结果显示,脑卒中已成为我国国民第一位的死亡原因,死亡率高于欧美国家4-5倍。目前,我国脑卒中的发病率正以每年近9%的速度上升。 在存活者中75%存在着功能障碍,5年内复发率41%,合理及时康复80%功能明显改善。
危险因素:高龄、男性、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有家庭史。
分型:出血性(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梗死性(脑血栓、脑栓塞、腔隙性脑梗塞)
常见康复问题
1、运动功能障碍(对侧、联合反应、共同运动、偏瘫的典型痉挛模式、反射、肌张力、平衡等)
2、感觉障碍(酸、麻、胀、重。严重持久的感觉障碍将影响运动功能的恢复)
3、认知障碍(定向力、注意力、计算、逻辑思维、记忆、失用、失认、偏侧忽略)
4、言语功能障碍:失语症和构音障碍
5、精神情绪障碍:抑郁最常见,左侧额叶病变更易引起。
6、日常生活活动障碍:协调、反射、感觉、平衡异常
评定功能
1、日常生活能力评定:在躯体的ADL方面,多采用改良的Barthel指数;评定工具性的ADL,多用功能活动问卷(FAQ);当需全面评定时采用功能独立性测定量表(FIM)。
2、上肢功能评定:偏瘫手功能评定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
3、感觉评定:浅感觉(痛、温、触、压)深感觉(位置、运动、振动)复合感觉(皮肤定位、两点辨别、图形、实体、重量、材质识辨、双侧同时刺激)
鉴于感觉影响运动功能,感觉评定应先于主动运动功能的评定。
4、认知功能评定:主动参与能力(兴趣和潜能)、学习能力(记忆、计算、注意、模仿、书写、理解)、解决问题的能力(推理、抽象、想象、决策)、交流能力(口头、文字、非语言、思想表达)、判断力、定向力、安排利用时间能力。
5、运动功能评定:肌力、肌张力、关节活动度、平衡、协调、Brunnstrom分期等
6、其他评定:并发症、环境改造等
治疗
卧床期:与患者及家属做好沟通,预防并发症及继发障碍,为以后康复训练做准备。配合医生及护士的工作。
1、体位变换:跟患者及家属讲解体位变换,原则2小时变换一次,可根据患者年龄、营养状况作调整。
2、良肢位的摆放
仰卧位:枕头高度适当,避免胸椎屈曲,肩关节下垫起,防止肩胛骨后撤下沉,肘伸展,腕背伸,手指伸展。髋关节下垫一枕头,防止髋关节屈曲、外旋,膝关节下垫一毛巾卷,使膝关节微曲,防止过伸,踝足保持中立
健侧卧位:上肢屈曲90度,肘、腕、指尽量伸展放于枕头上。下肢髋、膝屈曲放于枕头上。
患侧卧位:肩胛带前伸,肩关节屈曲,肘关节伸展,前臂旋后,腕背伸,手指伸展。下肢伸展,膝屈曲,两腿间放一枕头。躯干后放一枕头作为依靠。
3、保持正常的关节活动度:避免暴力拉拽、肩关节活动尤其注意。
4、感觉功能的训练:皮肤刷擦、温热刺激、关节轻推等。
5、预防和纠正单侧忽略
6、坐位适应训练,预防心肺功能下降。
7、跟患者及家属交谈,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安慰。
离床期:继续维持和改善关节活动度,最大限度的诱发患者随意运动、提高功能,进而提高生活自理能力,运用矫形器能力,进行职业训练、取得社会支持。
1、关节活动度的维持和改善
2、良好的坐姿
3、功能性训练,感觉
4、自理能力训练
家庭成员的教育
5、患者和家属的心理疏导。
家庭及环境改造。
肩胛骨运动训练
目的:1提高肩胛胸廓关节运动功能。2矫正肩胛骨后撤、下沉。3、缓解上肢痉挛
方法:肩胛胸廓关节被动运动。患者坐位,术者一手托患者上肢近端,一手托肩胛下角使肩胛上举-外展-下降-内收
患者健侧搭在患侧肩,完成患侧肩向自己鼻子方向运动,使肩胛骨前伸,矫正异常姿势。
注意:训练时患者应放松,保持经常练习,否则效果欠佳。
肩胛带控制训练
目的:(1)提高肩胛骨周围肌肉控制能力。(2)提高患侧负重能力。
(3)改善本体感觉障碍。
患者健侧卧位,患侧肩屈曲,肘伸展,前臂旋后,腕背伸,治疗者握患手并沿纵轴向肩关节加压,患者对抗
注意:用力要缓和,随患者抵抗力的大小调节。用力平稳,不可忽大忽小,以免冲撞肩关节。不得产生疼痛。
患者坐位,患侧上肢负重,健侧或治疗师辅助肘伸展,重心向患侧转移,压肩、肘、腕
注意:施加外力时要注意用力均匀,逐渐加压,保护肩关节
抑制上肢痉挛
目的:缓解上肢痉挛,抑制共同运动,诱发分离运动
术者四指紧握患者大鱼际将拇指外展
术者另一手将患者其余四手指伸展,并由术者或患者将肘关节固定,将前臂旋后,停留数秒。
注意:手法轻柔。让患者明白如何逐渐控制的方法,仅被动手法不能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