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美版小学三年级小学综合实践上册电子教案.doc

吉美版小学三年级小学综合实践上册电子教案.doc

  1.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课 我与学具 第一课时 活动目标: 1、观察学具种类 2、了解如何使用和爱惜学具 3、结合语文,美术学科展示学具。 重、难点: 整合各学科展示学具样式 课时安排:3课时 活动主题设计: 第一主题:学具小调查 回忆自已用过哪些学具 2、自已拥有哪些学具 3、小记者:同学有哪些学具 第二主题:展示学具 将自已喜欢的学具画下来,涂上喜爱的颜色。 2、用词语展示。(可分组进行) 3、比较一下,哪些同学的调查、绘画、描写给你留下了 深刻印象。给他们相应的星级。 第三主题:学具探秘 1、观察学具组成部分,记下什么形状和特点 2、想一想为什么要学具要做成现在这个样子的。 3、比一比同学之前的学具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4、举出同学之前的学具有哪些相同与不同点。说出相对 来说优点多的学具。 5、学具除了其本身的作用,还能帮助我们做什么? 活动反思: 第二课 节日与饮食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1。使学生能了解中国有关传统节日,说出节 日的名称,节日的日期。 2.使学生知道传统节日与特色饮食自己的关系,培养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传统节日的日期。 教学难点:每个传统节日与饮食的关系。 导入: 同学们,我们中国有许许多多特有的传统节日, 你一定在不同的节日里吃过各自特色的食物吧!那么这些传统的节日与特色饮食之间一什么关联呢?从而板书课题。 活动探究: 1.让学生看插图,说出食品的名称? 让学生说一说,你了解哪些传统节日与特色食物?你爱吃哪些食物呢?在小组里和你的伙伴谈谈。 2.学生交流以后完成下表。 节日的名称 过节日期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 元宵节 农历一月十五 春节 农历一月初一 比一比 活动中哪些同学收集到的资料内容给你留下了深刻个印象,填入下表。 同学名单 活动内容 授予星级 小结: 中秋节 端午节 传统节日:元宵节 春节 第二课 节日与饮食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1。使学生能了解中国有关传统节日,说出节 日的名称,节日的日期。 2.使学生知道传统节日与特色饮食自己的关系,培养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传统节日食物的由来。 教学难点:传统节日与饮食的有关传说。 导入; 不同的节日,我们都有不同的节日饮食,根据节日的不同,看看每个特殊的节日我们都会吃哪些特色食物呢?从而板书课题。 活动探究: 通过调查掌握节日与特色食物的关系,并且完成下面的表。 节日的名称 特色食物 中秋节 月饼 端午节 粽子 元宵节 元宵 春节 饺子 收集调查 为什么在传统节日要吃特色的食物呢?,根据学生收集到的来回答下列问题。 春节吃饺子的传说? 传说女娲抟土造人时,天寒地冻,黄土人的耳朵很容易被冻掉,为此女娲在人的耳朵上扎一个小眼,用线把耳朵拴住,线的另一端放在人的嘴里咬着。人们为了纪念女娲,就包起饺子来。用面捏成人耳朵的形状,里面包着着馅(线),用嘴咬着吃。 另一个版本说,饺子是医圣张仲景发明的。相传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辞官回乡。正好赶上冬至这一天,他看见当地老百姓饥寒交迫,耳朵冻伤,很多人病死。他便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的药材为馅料,用面包成耳朵形状,煮熟后赠送给老百姓吃。 端午节吃粽子的传说? ”相传屈原投江后,楚国的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尸身。有位渔夫还拿出事先准备的粽子、鸡蛋等食物,扑通的往江里面丢,说是让鱼虾吃了,就不会去咬屈原尸身。一老医师则拿了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了蛟龙,使它不能伤害屈原。 过不了多久,水面上浮起了一条昏晕的蛟龙,龙须上还沾着一片屈大夫的衣襟。人们就把这恶龙拉上岸,抽了筋,然后把龙筋缠在孩子们的手腕、脖子上,又用雄黄酒抹七窍,使那些毒蛇害虫都不敢来伤害这些小孩子。 据说屈原投江的那天是五月五日。从此以后,每年到了五月五日,人们都要划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等各种方式来纪念屈原。 立春吃春饼的传说? 民间在立春这一天要吃一些春天的新鲜蔬菜,既为防病,又有迎接新春的意味。唐《四时宝镜》记载:立春,食芦、春饼、生菜,号菜盘。可见唐代人已经开始试春盘、吃春饼了。所谓春饼,又叫荷叶饼,其实是一种烫面薄饼--用两小块水面,中间抹油,擀成薄饼,烙熟后可揭成两张。春饼是用来卷菜吃的,菜包括熟菜和炒菜。昔日,吃春饼时讲究到盒子铺去叫“苏盘”(又称盒子菜)。盒子铺就是酱肉铺,店家派人送菜到家。盒子里分格码放熏大肚、松仁小肚、炉肉、清酱肉、熏肘子、酱肘子、酱口条、熏鸡、酱鸭等,吃时需改刀切成细丝,另配几种家常炒菜(通常为肉丝炒韭芽、肉丝炒菠菜、醋烹绿豆芽、素炒粉丝,摊鸡蛋等,若有刚上市的“野鸡脖韭菜”炒瘦肉丝,再配以摊鸡蛋,更是鲜香爽口,一起卷进春饼里吃。 活动延伸: 特色食物的制作方法是怎样的

文档评论(0)

摇曳在风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