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三通史一轮复习秦汉时期教学课件(共53张PPT).pptVIP

人教版高三通史一轮复习秦汉时期教学课件(共53张PPT).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分封制 郡县制 依 据 血缘 地域 政治经济关 系 授土授民 权力世袭 相对独立 无封邑,给予俸禄 朝廷任命,不可世袭 严格服从上级和中央 政治影响 行政关系松散 容易形成割据 紧密的行政隶属关系体现了中央集权制度 分封制与郡县制的比较 北击匈奴 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河套地区);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是时蒙恬威振匈奴。 ——《史记·蒙恬列传》 桂林郡 南海郡 象 郡 设三郡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始皇”。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 ) 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 B.更有利于皇帝集权 C.制度法令的统一 D.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 分析:材料中的“封建”实指西周“分封制”。分封制下,诸侯到卿、士,其权力、地位和财产一切世袭,一般平民被排除在政治权利之外。秦始皇推行郡县制,郡守、县令有皇帝任免,不得世袭,官吏任免的标准是才干政绩,故地方政治权利向一般平民开放,此即材料中所谓“公天下”。故答案选择D项。 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历史三峡论”,将四千多年来中国政治形态变迁分为封建(注:分封制)、帝制和民治三大阶段。“从封建转帝制,发生于商鞅与秦皇汉武之间,历时约三百年”。 下列各项中属于这一转型时期特征的是( ) A.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B.血缘政治向地缘政治转变 C.天下盟主向天下共主转变 D.神权政治向世俗政治转变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封建”、“帝制”是指“分封制”和“皇帝制度”,所以由“分封制”向“帝制”的转变应该是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答案选c项,a b d三项时间特征与题要求不符。 “(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因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下列对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A.“西周的创制”主要指实行分封制 B.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保持“贵族色彩” C.“共主”指西周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D.“地方分权体制”指地方有较大自主权 试题分析:分析此题,主要应该联系所学史实,西周的两项重要政治制度是分封制和宗法制,宗法制度基础上的分封制对地方控制不严格,地方有较大自主权,那时还没有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所以与秦以后的一统的君主对地方的严密控制是绝不相同的,答案为C。 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是我国大统一强盛的帝国。在两汉统治的近四百年的历史中,通过一系列的政治经济的改革,使国力强盛、人民安乐,呈现出一派太平盛世的景象。在此期间,中国一直以世界强国的面目屹立于世界之林。從此“漢人,漢字,漢族”就用到今天。 ——《中国史稿》 1、中央集权制度的巩固 (1)西汉初年,郡国并行制。 (2)汉景帝平“七国之乱”。 (3)汉武帝实行“推恩令”。 (4)设置刺史。 秦汉时期——封建“大一统”(公元前221-公元220年) 二、秦汉时期的政治 (二)汉朝的统治 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 设置刺史制度,汉代中央政府 统辖有109个郡国,除去京城及 其周围七郡,全国划分为13个监察州,每州设刺史一人,作为巡视监察机构。 2、中枢权力机构的变化 1、中央集权制度的巩固 秦汉时期——封建“大一统”(公元前221-公元220年) 二、秦汉时期的政治 (二)汉朝的统治 3、选官制度:察举制 西汉学者贾谊在其《治安策》中宣称:“天下之势,方病大肿。一胫之大几如腰,一指之大几如股,平居不可屈信(伸),一二指搐,身虑亡聊。失今不治,必为锢疾,后虽有扁鹊,不能为已。” 其旨在告诫统治者要( ) A.大力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 B.注意防治结合,消灭传染病源 C.削弱王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D.严惩官吏腐败,加强专制主义 解析:“天下之势,方病大肿。一胫之大几如腰,一指之大几如股,平居不可屈信(伸),一二指搐,身虑亡聊。失今不治,必为锢疾,后虽有扁鹊,不能为已。”大意是:当今,天下的形势像得了严重的浮肿病:小腿粗得差不多像腰围,脚指粗得差不多像大腿。平时都不能伸屈自如,一两个指头抽搐,浑身就觉得无所依赖。丧失了今天的机会而不医治,一定要成为难治的顽症。以后即使有扁鹊那样神医,也都无能为力。再联系所学,《治安策》是贾谊就诸侯国等问题向汉文帝的上书。本题选C项。 第二部分 秦 汉(公元前 221—公元220) 【课本

文档评论(0)

sanshengy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