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郊区人群的体质特征和遗传关系-复旦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PDF

上海郊区人群的体质特征和遗传关系-复旦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上海郊区人群的体质特征和遗传关系 上海郊区人群的体质特征和遗传关系 林凌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摘要 本项研究收集了上海郊区的 13 个具有明显方言差异的人群的各类人类遗传学数据 53 项进行聚类分析 发现黄浦 江以东的人群相对较纯 而黄浦江以西的则较混杂 两组群体都分别可以聚成较远的 3 类 由此认为上海郊区的人群大 致有 3 种起源 上海奉贤区金汇镇和闵行区马桥镇为代表的居民与南方土著民族较近 崇明县 嘉定区 浦东新区和南 汇区的居民与北方民族较近 而奉贤区的头桥镇 金山区 青浦区的朱家角和商榻 松江区天马山等地的居民又是另一 类 这与历史记载他们的不同来源有关 关键词 遗传关系 聚类分析 面貌特征 体部特征 肤纹 上海郊区 中图法分类号 Q9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 3193 上海位于中国南北人群的大致分界线 长江的一端 地理位置相当独特 本地的人群有其非常特 殊的地位 中国历史上每一次大的南北人口流动都可能在上海留下痕迹[1] 使上海现居的原住民状况成 为南方人群更替的缩影 明清时期上海郊区的十个方言区就已基本形成[2] 方言研究者由之推测从土著 [3-5] [6] 越人 到近现代移民在上海都有集中分布 但是史料记载中 居住于冈身地带 由崧泽- 良渚-马桥文化 发展而来的越人系统被认为人数极少 对现代人群的血统无多大影响 也有人对此提出异议 认为这是 史料记载的偏颇[7] 吴人的来源一直颇为争议 正史认为是北方汉人来源的 而语言学研究发现吴语与 苗瑶语有相当明显的发生学关系 最初的吴人可能是苗瑶系的 以后再不断融合北方汉人和越人形成现 在的吴方言区居民 但不同融合状况可能形成了具有不同语言特征的方言小区 我们研究不同方言小区 人群之间的遗传关系 期望了解上海本地人的血统 甄别吴方言区居民的起源民族成分 宋代以后的许 多谱谍史料记载了众多家族的迁入上海[8] 也可以与我们的研究相应证 我们于 2000 年 3 月到 2001 年 2 月间 对上海郊区不同方言区内的 13 个人群进行了较全面的人类 学和遗传学调查采样 对这 13 个人群的体质和遗传特征进行描述和研究 并进行了完全连锁聚类分析 部分数据与国内报道过的群体作完全连锁聚类分析 以了解其间的遗传关系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我们在各人群中选取一些中小学生为研究对象 年龄为 14±2 岁 奉贤区金汇镇男生 51 人 女生 49 人 奉贤区头桥镇男生 50 人 女生 50 人 青浦区商榻镇男生 49 人 女生 52 人 青浦区朱家角镇 男生 52 人 女生 50 人 浦东新区施湾镇男生 50 人 女生 50 人 南汇区书院镇男生 50 人 女生 50 人 松江区天马山镇男生 38 人 女生 60 人 金山区廊下镇男生50 人 女生 50 人 金山区枫泾镇男女 各 50 人 嘉定区南翔镇 朱家桥镇各取男女生各 50 人 崇明县堡镇男女生各 50 人 闵行区马桥镇男 女生各 50 人 对他们进行面貌观察 头面部测量 体部测量 肤纹捺印 左右自然姿势测验 1.2 观察标准 按吴汝康等编写的 人体测量方法 [9] Physical Anthropology Practical [10]所介绍的观察方法和 标准对 13 个人群的人类学和遗传学性状进行观察和记录 包括头面部特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6****37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