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高管集体离职 360度全解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习改变人生·做成功物业管理人!』 第 PAGE 1页,共 NUMPAGES 4页 HYPERLINK / 中国物业教育网  HYPERLINK / HYPERLINK /thread-36820-1-1.html 万科高管集体离职 360度全解析 万科很受伤吗? 2011年1月29日,万科公告称:因选择个人创业道路,日前万科执行副总裁徐洪舸向董事会递交了辞职申请。与徐一起离开的,还有万科副总裁肖楠,以及二人的十来位老部下,其中包括万科酒店公司总经理闻平洋、万科西安公司副总经理章晓任等重要人物。 作为万科的4号人物,徐洪舸1994年加入万科,堪称万科老将,17年苦心经营,将企业带上千亿规模,缘何此时偏要辞别?高管团队离职,为什么偏偏发生在以规范著称的万科?这与王石与郁亮的交接班,有着怎样的内在联系?高管离职,该如何做出跳槽还是创业的选择?该独自离开还是团队出走?作为中层管理人员,又是否应该追随离职的上级呢? 从万科组织建设的角度看,万科的企业管理在地产业最早建立了体系化,是行业内学习的榜样。所以,此次高管的离职并不会给企业带来多大冲击。 为何偏会是万科? 但既然如此,为什么偏是万科发生这种非常态震荡呢?我们不妨从万科企业文化上进一步分析。 万科文化强调稳定,强调体系化。在地产界,万科虽然前前后后也离开了不少人,但队伍在整体上是最稳定的。然而稳定也带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在权力核心进行更替时,往往会引发中国式震荡,即一朝天子一朝臣的剧变。凡是讲究稳定、追求家文化理念的组织,权力更替时一定是腥风血雨。 任何一种组织文化都有他的利弊。而权力更替,对于追求稳定、追求企业是我的家这样东方文化特色的组织来说,是致命的冲击。因为高管及员工从心理上是不能接受权力核心更替的。相反,对于乐于阶段性用人理念的组织文化,追求的就是变动,平常就持续不断地更替高管,使组织成员对变动习以为常,留下来的成员都学会了权力变化中的生存法则,因此当权力核心发生更大的更替时,对组织的冲击反而小。 但万科,属于前者。 为何万科必须换将? 规模压力,人才大换血 万科的发展历程,就是人才持续不断的引进过程。其成功,就得益于人才持续引进。2000年,万科开始持续性、大规模地从中海地产挖走骨干,号称“海盗行动”。2001-2002年,万科一下引进了50~60位高管人才。万科20多个一线公司的第一负责人中,一度有1/3左右源于“海盗行动”。这次行动奠定了万科在全国全面铺开的人才基础,也使万科销售额跨越了百亿规模的门槛——2005年万科销售达到了105亿,2007年万科销售额突破500亿。于是万科又开始了“千里马计划”,酝酿2008年跨越千亿门槛。结果不巧全球经济危机来临,使跨越千亿的计划推迟了两年,于2010年终于实现,销售额达1100亿。 为什么要制定“千里马计划”呢?万科人是这样阐述的:“企业越千亿后,必须要有千亿操盘经验的人来做。”而2008年年初,放眼全球地产行业,还没有年销售额过千亿的企业。所以,在猎取人才的行动中,凡是做过地产行业的人万科一概不要,而一定是从非地产行业的跨国公司挖人。于是,便不断有跨国公司高管加盟万科。截止2008年年底,万科陆续引进来自金融、IT等32名跨行业管理人才出任要职,比如:以前在宝洁负责品类管理的陈东峰、曾任百安居中国区副总裁的袁伯银、曾任仲量联行亚太区董事和资产管理总监的许国鸿。即便引进地产建筑行业的专业人士,也主要从事操作层面。 于是问题就来了:当万科持续不断地跨行业招聘高级管理人才时,原来占据重要管理岗位的高级管理人才怎么办?跟上企业发展步伐者,继续前进;跟不上者,肯定得换掉,企业发展不等人。像此次跟随徐洪舸走掉的十多位,都是跟随着万科从很小规模逐步成长起来的。当企业成长为千亿规模时,原来一路跟随过来的元老,如果不能持续同步成长,必然被换掉。 行业压力,换将保增长 换将,除了万科自身成长需要,也因为地产行业发生了巨大变化。 当前,住宅产业成了国家重点打压的行业。以住宅产业为主业的万科也必然发生巨大变化。过千亿以后,企业能否持续保千亿?目前看,开发规模很难再创历史新高,但万科是上市公司,面对公众投资人与舆论的压力,一定要保千亿,而且还得保增长。这就必然会对经营层造成一定的压力:销售额已经达到历史峰值,会不会开始走下坡路?因为行业在走下坡路,任何企业不能超越行业大势。而要想实现保千亿、保增长的目标,惟一的办法只能是换将。因为那些老将们往往会有“千亿是在我的带领下完成的!”的自傲心理,很难带企业再往前走。因此只有引进新将,他们无功可居,只能是再立新功,心态上保持旺盛的斗志。 为何过千亿时老将要走? 而从高级经理人的角度看,当企业过千亿人以后,自己该怎么办? 是留守,还是要换平台?如走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