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食品毒理学复习题小抄
一、名词解释
1.最大无作用剂量:是指某种外源化学物在一定时间内按一定方式或途经与机体接触后,根据现有认识水平,哟美好最为灵敏的试验方法和观察指标,未能观察到对机体造成任何损害作用或使机体出现异常反应的最高剂量,也称为未观察到损害作用剂量。
2.最小致死量:指在一群个体中仅引起个别发生死亡的最低剂量。
3.毒物:一般认为,在一定条件下,较小剂量即能够对机体产生损害作用或使集体出现异常反应的外源化学物称为毒物。
阈剂量:也称最小有作用剂量,在一定时间内,一种外源化学物按一定方式或途经与机体接触,并使某项敏感的观察指标开始出现异常变化或使机体开始出现损害作用所需的最低剂量。
毒性:是指外源化学物与机体接触或进入体内的易感部位后,能引起损害作用的相对能力。
毒作用带:阈剂量作用下限与致死毒作用上限之间的距离
4.终毒物:指一种特别化学性质的物质,它可与内源性靶分子(如受体,酶,DNA,微纤维蛋白及脂质等)相互作用,使整体性结构或功能改变,从而导致毒性作用。
毒物动力学是以速率论的观点出发,用数学模型分析和研究外源化学物数量在生物转运和转化过程中的动态变化规律。
5.食品安全性评价:对人类食用某种物质的安全性做出评价的研究过程称为食品安全性评价。
6.一般毒性作用:外来化学物在一定剂量、一定接触时间和接触方式下对试验动物产生的综合毒效应称为一般毒性作用,又称基础毒性。
7.亚慢性毒性作用:指试验动物连续多日接触较大剂量的外来化学物所出现的中毒效应。
8.选择毒性:一种外源化学物只对某一种生物有损害,而对其他种类的生物不具有损害作用,或者只对生物体内某一组织器官产生毒性而对其他组织器官无毒性作用,这种外源化学物对生物体的毒性作用称为选择毒性。
9.生殖毒性:指外源化学物对雄性和雌性生殖功能或能力以及对后代产生的不良效应。
10、蓄积作用:大多数外来化学物进入机体后,经过复杂的生物转化和生物转运过程,最后将从体内消除。如果一种外来化学物反复多次进入机体而且其前次进入剂量尚未完全消除,则这一化学物在体内的总量将不断增加并贮留,这种现象称为化学物的蓄积作用。
11.代谢活化:化学物质本身无毒或毒性较低。但在体内经过生物转化后,形成的代谢产物毒性比母体物质增大,甚至产生致癌、致突变、致畸作用,这一过程称为代谢活化。
12.食品毒理学:是研究食品中外源化学物质的性质、来源于形成以及他们的不良反应与可能的有益作用和机制,并确定这些物质的安全限量和评价食品安全性的一门科学。
13.靶器官:外源化学物可以发挥毒作用的器官或组织就称为该物质的靶器官。
14.基因突变:基因突变亦称点突变,是组成一个染色体的一个或几个基因中DNA序列发生的变化。
15.致畸物:能引起妊娠的人或试验动物产生畸胎的外源化学物称为致畸物。
16.生物学标准:是指外源化学物通过生物学屏障并进入组织或体液后,对该外源化学物或其生物学后果的测定指标。
17. 半数致死剂量LD50 :指能引起一群个体50%死亡所需的剂量,也称致死中量。
二、填空题
1、毒物分类中,生物毒素可分为以下几种,既黄曲霉毒素、镰刀菌属毒素、其他曲霉和青霉和细菌毒素。
2、剂量—量反应关系表示化学物质的剂量与某一群体中质反应发生率之间的关系。
3、绝对致死剂量(LD100)是指能引起一群集体全部死亡的最低剂量。
4、化学毒物以简单扩散方式通过生物膜的条件是不消耗能量、不需载体、不受饱和限速、不受竞争性抑制影响。
5、化学毒物的代谢反应过程分为两相,氧化、还原、水解均为Ⅰ相反应,结合为Ⅱ相反应。
6、活性氧对DNA的损伤机理正在进行研究,主要研究有两个方面:①氧化应激②细胞程序化死亡。
7、一般脂溶性高的毒物在体内停留时间长,毒性较大。
8、急性毒性试验在选择动物时,大鼠几乎占所用实验动物的一半,占第二位的是小鼠。
9、经口染毒时,有以下几种具体接触方式:灌胃法、胶囊发、混入饲料法。
10、测定lD50时,一般要求计算实验动物接触受试物后两周(时间)内的总死亡数。
11、以死亡为指标时,蓄积系数K=ED50(n)/ED50(l),1≤ K >3 表示明显蓄积。
12、动物致畸试验,一般选用2种哺乳动物,首选为大鼠,此外可选用小鼠或家兔。
13、外源性化学物引起的胚胎毒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既胚胎死亡、生长发育迟缓、胎儿先天缺陷或畸形、功能发育不全。
14、化学毒物导致的基因突变可分为三个类型,既碱基置换、移码和大段损伤。
15、外原性化合物的胚胎毒性表现在胚胎死亡、生长发育迟缓、胎儿先天缺陷或畸形和功能发育不全等方面。
16、ADI是指允许正常成人每日由外环境摄入体内的特定外源化合物的总量。
17、急性毒性试验时,如给予实验动物毒物 5000 mg/kg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