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管理思想.ppt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儒家 管理思想 儒家管理思想总述 儒家管理哲学的基本精神是以“人”为中心,讲“为政以德”,讲“正己正人”,在管理的裁体、手段、途径方面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关于管理的裁体。儒家管理哲学的中心概念是“仁”。《说文》中说:“仁,亲也,从人从二。”孔子说:“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身以仁。仁者人也,亲亲为大。”(《礼记·中庸》)这就表明,儒家管理哲学是把“人”作为管理的裁体(也包括管理的主体和管理的客体,即管理者和被管理者),把人及人际关系作为自己理论的出发点。在儒家那里,管理的本质是“治人”,管理的前提是人性(善恶),管理的方式是“人治”,管理的关键是“择人”(“得人”),管理的组织原则是“人伦”,管理的最终目标是“安人”,……总之,一切都离不开“人”。 关于管理的手段。儒家强调“为政以德”,主张用道德教化的手段感化百姓,从而达到治理的目的。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在他看来,用道德感化人心,能比一味惩罚收到更好的效果。与此同时,儒家并不否认法治的作用。所谓“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则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左传·昭公二十年》)。即是主张交替使用软硬两手来安定社会秩序。当然,以儒家的主旨来讲,即使是在施行法律手段的同时,也应念念不忘道德手段的配合使用。 关于管理的途径。儒家讲“为政以德”,同时也就包含着管理者自身的德行。“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管理者要想取得“众星共之”的效果,就要从自己做起,注意个人的道德修养。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礼记·大学》),从管理者的自我管理,再到家庭管理,层层推进,不可或缺,不能跳跃。 儒家思想的来源 儒家思想的重要来源是周代以前的文物曲章制度,其中记录着从传说中的尧、舜、禹三圣王到夏、商、周三朝代的治理国家的经验教训,因此,儒家思想从一开始就与管理活动结下了不解之缘。 先秦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倡导“仁”,均以“治国平天下”为已任,在先秦儒家的曲籍中,有众多关于“闻政”、“问政”、“为政“等管理活动的记录。 儒家的管理思想及其发展  (1)儒家是我国先秦时期“百家争鸣”中的一个学派。其创始人是孔子 ,先秦儒家的代表人物还有孟子和荀子 。儒家管理思想的核心是“治人”  (2)儒家管理思想的人性假设。儒家十分重视人在管理过程中的地位,可以说对人的管理和施行管理的人是儒家理论的核心。有了人才有管理,这种观点和儒家的哲学是分不开的。一切管理活动都是围绕着治人而展开的。形成性善论和性恶论两种人性的假设。  (3)儒家对组织的独到见解。在中国几千年之前就明白了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人能群——分——义,群是建立组织结构,分是实行分工,而人之所能建立组织结构和实行分工合作的根本原因是人与人之间存着“义”。  (4)儒家在管理上偏重于礼和义,认为这是达到管理目的的重要手段。对于礼和义儒学理论都有较多论述,当群体建立起来后利用分来进行分工,再用礼来规范,用义来协调,使组织高效运行。  (5)儒家的管理思想。对于如何管理,儒家采取的是“仁”、“德”和“礼”。“仁”是儒家理论的核心, “德”。“为政以德”是儒家的重要的管理思想。 “礼”作为外在的管理规则。  (6)儒家实质是社会伦理学,是社会管理与政治的理论基础,以此而区别于其它诸子百家,从伦理到实践不但是通过教育,同时也是体制化模式实施,因而在历史不同时期有其特有的形态,以法治、法制的方式或是以人治、政策的方式等来实现社会管理。 孔 子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今山东曲阜)人,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主要奠基者之一,也是具有深远影响的世界文化名人。 《论语》是记载孔子思想的主要著作。 孔子的管理思想 (一)孔子管理的目标是实现尧、舜、禹、汤、文、武、周公所谓的“古圣王之治”。 (二)孔子管理思想的出发点是人的欲望,他认为人是有欲望的,人的欲望是“富”与“贵”。 (三)实现目标的途径是“富民” (四)实现目标过程中重要的约束条件——“义主利从”。 (五)进行管理活动的几个主要经济原则:“惠而不费” ;“使民以时”;节用 。 孟子的管理思想 经济管理目标:天下大同,王道政治,千年王国。具体来说就是,“和、 富、庶”。 管理的出发点:人性善,人有“善端”。 “性相近,习相远矣”。 管理目标实现途径:“富民”,使人们改变生存环境,过上富足生活。 荀子的管理思想 (一)荀子管理思想的目标:富国富民。 1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