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兰俗谚-宜兰古亭国小.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趣味的宜蘭古早話-宜蘭俗諺 (1)二月初八—人看人 以往宜蘭市城隍廟每年二月初八都會舉行城隍出巡繞境活動,各種藝陣、神將都出陣踩街,熱鬧非凡,也吸引各地民眾前來觀賞,當天宜蘭市人潮洶湧萬人空巷,因此是人看人。 (2)清明田,穀雨豆 意思是播種時必須把握時機,不可逾時。播田(插秧)要在清明節之前,豆類則須在穀雨之前播種,否則就超過節氣。清明是國曆四月五日,穀雨則是四月二十日,因天候多雨,利於五穀生長。 (3)和日本人吃酒—大矸(奸) 以往漢人飲酒習慣是先將酒甕裡的酒倒在酒壺再倒入酒杯,日本人喝酒則是直接用酒瓶倒酒,因此和日本人一起喝酒就用大酒瓶(矸)倒酒,矸與奸台語諧音引喻為漢奸之意。 (4)老生驚中箭,小旦驚肖戲 飾演老生最怕表演中箭的劇情,因為動作激烈、身段繁複之故。而飾演小旦則最怕演出笑鬧劇,因為與劇中身份不合,最難表現。 (5)肖戲沒大簿 大簿指的是劇本。意思是以丑角為主的笑鬧戲不需要按劇本演出,可以任意編改劇情。 (6)三留,二死,五回頭 漢人進入蘭陽平原墾殖初期,由於交通不便,環境險惡,颱風水災頻頻,移民必須與大自然和原住民抗爭,開發過程艱難困苦。因此漢人「開蘭」之初,十個移民之中平均只有三個留在宜蘭,二個犧牲性命,五個則回到原居地。至今宜蘭人仍保有拓荒者那種驃悍且堅苦耐勞的個性。 (7)爬過三貂嶺,沒想厝內的某子 三貂嶺為以前到宜蘭的必經之地,當時高山險峻,交通不便,因此一旦越過三貂嶺來到蘭陽平原,就無法想到家中妻兒。 (8)台灣遊透透,龜山也末到 遊遍台灣各地,唯獨龜山島不曾去過。一九七七年龜山島成為軍事管制區,民眾只能與它隔海遙望,無法親臨島上,所以說「龜山也末到」。 (9)去鼻子頭喘 含有鄙視的意思,表示如果能力不夠就滾遠一點。鼻子頭是地名位在梅花湖附近,現屬冬山鄉得安村,也是偏遠地區。其實在靠山的區域,突出的地形也被稱為「鼻子頭」,在員山等都有這樣的地名。 (10)踢一下到叭哩沙去 叭哩沙是現在的三星鄉,原名叭哩沙喃,日治時代改稱叭哩沙。三星鄉開發較晚,對當時的宜蘭人來說,叭哩沙是屬於很遙遠的地方,因此就以「踢一下到叭哩沙去」來形容踢到很遠的地方。 (11)錯在文登仙 文登仙即簡文登,據說他是宜蘭地區第一位傳授北管戲的教戲先生。教戲時將弟子分成兩組,一組學西皮,另一組學福路,所以當以後的弟子發生爭執時,一般人就指責文登仙的不是。 (12)西皮倚(ㄨㄚˋ)官,福路逃入山 清朝乾隆、嘉慶年間,北管戲曲盛行於蘭陽平原。北管戲曲分西皮、福路兩派;西皮以「堂」、「軒」為名,供奉田都元帥為戲神;福路派則以「社」為名,奉祀西秦王爺。光緒之後,兩派弟子發生械鬥,當時西皮在海路與官府關係良好,且受到舉人黃纘緒的支持。福路則據山區,勢單力薄,領袖陳輝煌則率領子弟隨羅大春開闢蘇花公路。 (13)驚王公生,毋驚過年 二結地區的俗語。原先農曆十二月二十六日是主神古公三王的誕辰,村民照例要舉行廟會祭典並宴請親友。因為祭祀和請客都要花很多錢,而過年只是在自己家中舉行不必舖張。所以當地居民只擔心王公誕辰,不怕過年。後來考慮廟會與過年日期過於接近,為避免花費太多,而且還要準備過年,太勞累了,所以將三王公誕辰祭典改在十一月十五日。 (14)水崩崁仔腳—王公跑代先 比喻自身難保。崁仔腳在今宜蘭市南屏國小附近,原名復興庄,俗稱崁仔腳。同治年間洪水沖毀崁仔腳的開漳聖王廟。由於洪水氾濫連王公(開漳聖王)都得跑路,引喻為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的意思。 (15)吳沙拜老大—總收去 相傳嘉慶元年(西元1796年)吳沙入蘭之後,次年在七月十五舉行普渡祭拜老大公、好兄弟。由於是噶瑪蘭第一次舉行中元普渡,因此據說在祭典之後所有牲禮竟然都不翼而飛,民眾相信那是因為噶瑪蘭的孤魂野鬼飢餓已久,因此將祭品都搶走之故。這句話被比喻為毫不客氣。 (16)楊老爺拜土地—不堪哩(承受不起) 土地公是最基層的神明,其職位相當於人間的里長。宜蘭民間相傳,楊士芳在中進士之前,每次跪在田裡除草,田邊的土地公神像都會站立起來,因為進士的位階(相當於王爺)大於土地公,土地公承受不起進士下跪的緣故。 (17)日本人佔草地—沒久 草地是指墳地,日治時期宜蘭地區日本人的墳墓在今宜蘭高中北操場附近。這句俚語是說日本人佔據台灣人的土地不會太久,果然日本政府統治台灣五十年即撤離。終戰後民眾將日本人墳墓遷葬到內員山的有應公廟奉祀,由此可見宜蘭人的寬厚。 (18)要去枕頭山—要去睡覺 枕頭山位於員山鄉境內,在宜蘭市西側約四公里處,因形狀看似枕頭,故稱枕頭山。 (19)火車行到蘇澳站—盡磅 北迴鐵路通車之前,東北部鐵路以蘇澳為終點站,故以「火車行到蘇澳站」來形容已經達到極限之意。 (20)誤戲誤三牲 遇有廟會,必要「

文档评论(0)

wangyue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