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节 概述 ; 主要分布于高等植物
双子叶植物较多
如:毛茛科(黄连) 、防己科(汉防己)、罂粟科(罂粟) 、茄科(洋金花)等
单子叶植物中较少
如:百合科(贝母)、石蒜科等
裸子植物和低等植物中少数
如:麻黄科(麻黄)、三尖杉科(三尖杉)等
;黄连——抗菌消炎药;止咳良药贝母;镇痛:吗啡、延胡索乙素。
解痉:阿托品。
抗菌消炎:小檗碱、苦参生物碱。
降压:利血平。
止咳平喘:麻黄碱。
抗疟:奎宁。
抗心律失常:苦参碱、氧化苦参碱。
抗癌:喜树碱、秋水仙碱、长春新碱、三尖杉碱、紫杉醇等。;1、植物来源——黄连生物碱、苦参生物碱等
2、结构类型——吡咯类、吡啶类、异喹啉类、异喹啉类、吲哚类等。
3、生源途径结合化学结构类型
生源 氨基酸:鸟氨酸、赖氨酸、苯丙氨酸等
甲戊二羟酸:三萜、甾体生物碱;(二) 莨菪烷类;例1、莨菪碱(阿托品);二、赖氨酸系生物碱(一)哌啶和吡啶类;(二)喹喏里西啶类;三、邻氨基苯甲酸系生物碱 ——喹啉类;四、苯丙氨酸和酪氨酸系
(一)苯丙胺类生物碱
特点:C6-C3,N不在环内;
(二)异喹啉类生物碱
1、简单异喹啉型;3、原小檗碱型
2分子异喹啉稠合而成;4、吗啡烷型;5、双苄基异喹啉型
2分子苄基异喹啉通过醚键结合而成; 五、色氨酸系生物碱—— 吲哚类(一) 单吲哚型:靛青苷(蓼蓝) ;(二) 色胺吲哚型:;(三) 半萜吲哚型:色胺接1个异戊二烯单位;(四) 单萜吲哚型:色胺和一个C9或C10的裂环番木鳖萜及其衍生物的结构单元;六、萜类衍生物;七、甾体类生物碱;常见氮杂环类生物碱基本母核;第三节 理化性质;二、旋光性
多有旋光(不对称碳原子或不对称中心),多左旋。
影响因素:测定溶剂及pH、浓度
例1、麻黄碱 水——右旋 氯仿——左旋
例2、北美黄连碱
95%乙醇——左旋 稀乙醇——右旋
中性——左旋 酸性——右旋
生物活性与旋光活性相关,左旋﹥右旋
例:l-莨菪碱散瞳﹥d-莨菪碱(100倍);1.游离生物碱
(1)亲脂性碱
类型:大多数叔胺碱和仲胺碱。
特点:①溶于有机溶剂,尤其易溶于氯仿。
②溶于酸水,难溶于水和碱水。 ;(3)介于亲脂性和亲水性之间
含N→O配位键 -----氧化苦参碱
液体或小分子生物碱 -----烟碱、麻黄碱
酰胺类生物碱-----秋水仙碱、咖啡碱
;(4)特殊官能团生物碱——两性生物碱既溶于酸水,也溶于碱水。 ;②内酯或内酰胺——碱水加热,内酯(或内酰胺)开环形成羧酸盐溶于水,加酸还原。
内酯(喜树碱)—— 溶于热NaOH
内酰胺(苦参碱)
;2.生物碱盐(离子型、极性大) ; 溶解性总结;四、碱性
N 7 1S2 2S2 2P3
碱性来源 N:(孤对电子)
碱性强弱表示方法 共轭酸的 pKa
pKa=-lgKa
pKa越大,碱性越强。 [0~14]; 碱性强弱影响因素1、氮原子的杂化方式: SP3 SP2 SPp比例 3/4 2/3 1/2;2、诱导效应: 供电子诱导效应(烷基): N周围电子云密度↑ 碱性↑吸电子诱导效应(含氧基团,双键,苯环): N周围电子云密度↓ 碱性↓;3、共轭效应: ;吡咯型:N上孤对电子在p轨道上,参与环内共轭,电子云密度↓↓ ,碱性↓↓ 极弱碱
;(2)少数 碱性↑
胍基型: 供电基和N原子未共享电子对共轭
共轭酸高度共振 共轭酸稳定↑ 碱性↑ 强碱
;4、空间效应:N周围取代基大 阻碍质子靠近N原子 碱性↓ 例:莨菪碱﹥东莨菪碱; 5、氢键效应:N原子周围-OH位置有利于共轭酸分子内氢键 共轭酸稳定↑ 碱性↑ ;常见生物碱碱性规律: ;碱性总结;问 题 ?;五.沉淀反应 ;(1)碘化物复盐
碘化铋钾(Dragendorff) 橘红色沉淀①
碘化汞钾(Mayer) 类白色沉淀②
碘-碘化钾(Wagner) 红棕色沉淀③
(2)大分子酸
苦味酸:黄色结晶④
磷钼酸:白色或黄褐色沉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