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山情结 李德祥.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雪 山 情 结 李德祥 著 云南大学出版社 序 李德祥先生的第二本自选文集 《雪山情结》即将问世,他 前来办公室找我,要我给文集作序。朋友情难以推托,便欣然 应了他的恳请。 我和李先生相识在20世纪80年代初。当时,我在共青团 丽江地委任副书记,他在新团大队新团中学任教,同时也是中 共新团大队支部委员、共青团新团大队支部书记。新团大队团 支部是团地委树立的一个先进典型,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方面 成绩突出,受到团中央的肯定,并奖励了新团大队团支部一台 日本进口的 “三洋牌”21英寸黑白电视机,李先生也代表新团 大队团支部赴省城昆明领奖。这在当时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 所以,初识李先生时就对他印象深刻。在往后的这些年里,我 先后在宁蒗县政府、华坪县委、丽江行署、地委、丽江市委、 市人大工作,李先生也相继在原丽江县的新庄小学、新文完小、 新团中学、宝山中学、第七中学、第一中学任教,也曾在东巴 文化研究室整理、翻译、研究东巴经书一年多。在原云南省教 育学院、云大成人教育部读完政教专科、中文本科全部课程获 得政教专科、中文本科双学位。这30多年,我们平时都各忙各 的,很少有机会聚在一起,但彼此心里始终牵挂,我只要到他 工作和生活的地方下乡,就会抽空去看看他,他偶尔也会来我 办公室聊天。我们的交情算是淡若水的那种类型吧。 往常翻阅报刊杂志时,偶尔会看到他的大作,尤其是看到 2雪山情结 他的第一本自选文集 《雪山情缘》在丽江市委、市政府举办的 首届文学艺术评比中获奖,心里暗自为他高兴。现在又一本自 选文集 《雪山情结》即将由云南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更值得 庆贺。据我所知,现在出书的人很多,但由高校出版社出版的 并不多。拜读了李先生送来的文集,我即刻释了心中的疑惑。 即将付梓的 《雪山情结》共收录了李先生的40篇文稿。 其中学术论文 11篇,文艺评论与随笔 17篇,报告文学9篇, 历史档案3篇。这些文稿绝大多数在国家、省、市级报刊杂志、 文学期刊、专集上公开发表过,部分篇目还获得国家级征文奖, 市委、市政府颁发的科技成果、社科成果、文艺评论奖。特别 是这 11篇学术论文,我发现其中6篇与他所学的中文专业相 关,5篇与所学的政教专业相关。《研究开发校本课程———主题 课,中学德育工作新方式探究》一文曾获国家级教育教学论文 二等奖,同时获丽江市委、市政府颁发的科技成果三等奖、社 科成果三等奖。《纳西族诗歌艺术表现手法——— “增苴”》在云 南民族大学学报 《云南民院学报 ·哲社版》1994年第3期上公 开发表后曾引起学术界的注意。 《雪山情结》中的17篇文艺评论与随笔,绝大多数篇目是 评论本土文化和本地作家、诗人、学者的作品,当然也不乏评 论外地作品的。如 《丽江日报》刊载的 《言在耳目之内,情寄 八荒之表———吟咏令狐安 〈古风四首〉有感》,就是评中共云 南省委原书记令狐安的诗。 《仿佛听到了祖先的声音———聆听 和文光原创歌曲后的感受》一文获丽江市委、市政府颁发的文 学艺术创作单篇三等奖。云南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省文史馆馆 员蓝华增先生是国内诗学界、文学评论界颇有名气的学者,而 李德祥先生正是蓝先生的得意门生,是蓝先生的忠实跟随者, 深得蓝先生思想精髓。他的文艺评论有相当造诣,既有理论深 度,又有现实的针对性,正如 “带刺的月季”———既好看又真 序 3 实。因此,在丽江占有一席之地,许多丽江籍的作家、诗人、 学者、专家发表作品或出版专著后都十分愿意请他评论一番。 《雪山情结》中收录的报告文学9篇,都是弘扬主旋律, 赞颂真、善、美的正气歌,曾全部收入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发 行的 《腾飞的玉龙》一书中。作品真实地记录了在云南省丽江 市各行各业中涌现出来的全国、省、部级劳模、 “五一”劳动 奖章获得者、先进工作者的感人事迹,如政法、公安战线上的 赵元甲、杨静林等,农林、畜牧战线上的和玲、杨鼎政、高若 璧、汤正声等。李先生笔下赞美的还有一些先进群体,如 《来 自 “花马国”的报告———云南省丽江县畜牧局44年风景线》、 《酿得千秋雪,蒸来五彩霞———记云南省丽江地区参加第三届 中国艺术节展演活动》等。这些报告文学写得十分精彩,读后 给人以一种无限的鼓舞和力量。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