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留学时代的私人文档 陆波.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代 外 序 公 一 的 话 本书是一个母亲和在国外读书的儿子的通信精选。母亲的信殷殷 善诱,儿子的信坦诚热情。在人们普遍认为两代人中不可能没有“代 沟”的情况下,他们的通信情真意切,令人感动。 母亲是我的女儿陆波,孩子是我的外孙彭英之,今年,彭英之在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毕业。母亲把这些信整理出来,印成一本书,作为 他们生命中一个重要阶段的纪念。我支持他们这么做,希望这本书能 给关心家庭教育的人作一些参考。 中国家庭历来重视对下一代的教育。在国家实行“一孩化”政策 的情况下,一个家庭一般只有一个子女,如何教育好下一代,不仅是 所有家庭都十分关心的事,也是国家十分关心的事。然而,据我看 来,在这方面却有不少误区。 “身教重于言教”,这是大家都熟悉的一句话。父母是孩子第一 001 个老师。父母的言行时刻影响着孩子的成长。父母的作风正派,勤奋 节俭,家庭和睦,对孩子有爱心,必然会无声地浸润孩子的心田;父 母言行不端,家庭中不能和睦相处,都严重地影响下一代的成长。这 样的事,我们已经见得太多了。但是,光有身教还是不够的。据我 观察,更重要的是要创造出这样一种环境,使下一代眼界开阔,有独 立辨别的能力。既重视培育他的健康的人格,又培养他能自己积累知 识、增长才干的能力。 彭英之幼年身体并不健康,他患有严重的哮喘病,发起病来真是 痛苦万分。在这样的情况下,家人集中注意力为孩子治病以保护孩子 的健康是必要的。为了他的健康,他的父母和祖母、外祖母都没有少 花力气。但是,由于幼童的身体发育和智力发育是同步的,不能因为 重视他的健康而忽视对他智力的培育。彭英之的父母在十分关心他的 健康的同时,没有放松对他的智力的培育。除了通常的讲故事、教育 他识字以外,经常带他外出旅游,这成为他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目 的是尽量增加他对了解外界事物的兴趣。父母还鼓励他玩智力游戏, 培养他自己动脑解决问题的习惯。 男孩子七八岁时往往会出现叛逆心态,成为能否教育好孩子的关 键时期。在我看来,所谓“叛逆”期,实际上是孩子成长到一定时期 出现的要求独立活动的潜在需要。彭英之的父母抓住这一关键时期, 培养他积累知识和独立生活的能力。孩子对增长知识的兴趣浓厚了, 学习的自觉性也就增加了,就不喜欢大人再管头管脚。彭英之的父母 对教育孩子既认真又放手,儿子的自觉学习的热情就高,他的功课从 002 代序一·外公的话 来不需要别人督促。他8岁时,他的父亲到美国访问,带他一同去, 还让他独自一人坐飞机,培养他独立生活的能力。少年学习的好坏关 键在能否增长他学习的兴趣。学习有了兴趣,也就有了自觉性。他读 书不是为了分数,而是为了增长知识,也就不以学校中的教科书为 限,喜欢阅读各种课外书籍,因而知识面较广。所以他在校际比赛中 能屡次获奖,他在5岁时获得上海幼儿拼图二等奖,8岁时通过上海市 市民通用英语考试,10岁时获得当年上海少儿计算机比赛的一等奖。 他在初中时获得上海东方电视台“十万个为什么”智力竞赛七连冠, 高中时获得北京电视台SK状元智力竞赛周冠军和月亚军……他在连 连获奖的时期,正是人们担心孩子出现叛逆现象的时期。他能连续获 奖,固然有孩子的聪明的因素,但在我看来,父母能正确引导,把孩 子期望能独立活动的潜在要求化为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思维,关 系极为重要。 在一片赞誉声中,孩子很容易骄傲。必须使他有更宽广的视野。 孩子的父母决定送他到英国去读高中的后两年,使他懂得“天外有 天、山外有山”的道理,从青年时就放眼看世界,在异国的情况下也 能独立生活。果然,他在英国懂得了许多在国内很难懂的东西,交到 了许多外国青年朋友。他还参加了在荷兰为青少年举办的模拟联合国 大会的活动。他朋友很多。他不仅功课很好,自觉学习的热情高,除 了英文以外,还自学了日语、西班牙语。 2006年,彭英之在英国Sevenoa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