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交流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提 纲 提 纲 近期国家安监总局发出通报,2010年7月份以来,连续发生4起因施救不当导致伤亡扩大的较大事故,最初仅5人涉险,却导致19人死亡、4人受伤。 以上文件说明有限空间的安全管理还是很重要,我们公司承包工程有一定涉及,根据领导要求,搜集一些资料,向各位领导做一个汇报、交流。 提 纲 地上有限空间举例 地上有限空间举例 有限空间操作案例-管井、容器、釜、槽 地下有限空间 地下有限空间 地下有限空间 脱硫工程有限空间施工场所包括:吸收塔、事故浆液箱、水罐、管道、人工挖孔桩等。 电厂施工的有限空间包括:锅炉、各类罐体密闭或半密闭的金属容器、管道、深沟、人工挖孔桩等。 提 纲 有限空间危险因素分析 一) 作业环境危险因素 1.1 有毒气体和蒸气危险因素 1.2 缺氧或富氧危险因素 1.3 易燃气体和蒸气危险因素 1.4 生物病原体危险因素 二)作业管理危险因素 三)作业过程危险因素 一)作业环境危险因素 1.1 有毒气体和蒸气危险 有限空间内存在很多有毒气体,常见的有毒气体有硫化氢、一氧化碳(煤气的主要成分)、二氧化碳、氨气、氮氧化物、氟化氢、二氧化硫甲醛气体、氯气、光气等。一定浓度的这些气体被吸入后会引起人体急性中毒。 1.2 缺氧和富氧危险 有限空间氧气不足主要原因: 1)被密度大的气体(如二氧化碳)挤占; 2)燃烧、氧化; 3)微生物行为(老鼠分解等) 4)使用溶剂、涂料、清洁剂或者加热工作。 缺氧容易窒息,但超过常量的氧气会加速燃烧或者其他的化学反应,所以不能用纯氧气通风。 5)缺氧环境: 如氮气、二氧化碳、甲烷、乙烷、水蒸气等,这类气体的本身毒性很小或无毒,但因它们在空气中含量高,使氧的相对含量大大降低,吸入这类气体会造成作业人员动脉血氧分压下降,导致机体缺氧而窒息。 1.3 易燃气体和蒸气危险因素 有限空间常见的可燃气体包括:甲烷、天然气、氢气、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等,这些气体可能来自管道泄露、容器残留、细菌分解、喷漆或使用易燃易爆溶剂等。如遇到火源,如焊接、切割作业、电动工具、电子仪表、静电等,引发燃烧(火灾)甚至爆炸。 南京“7.28”地下丙烯管道爆燃事故 1.4 物理性危险因素 1)过热、过冷、潮湿的有限空间可能对作业人员身体造成危害。 2)作业环境不良,透水、淹溺,淹溺:有限空间内有积水、积液,或因作业位置附近的暗流或其它液体渗透或突然涌入,导致作业空间内液体水平面升高,引起正在有限空间内作业的人员淹溺。 1.4 生物性危险因素 1)废置井、污水井、化粪池、沼气池等,其内有各类有害细菌、病毒、钩端螺旋体等生物病原体,经皮肤进入人体致病。 2.1 安全管理制度缺失,未构建有效的管控体系; 2.2 没有编制作业指导书/作业方案,未进行交底,未把危险因素、控制措施、应急措施讲清楚; 2.3 为编制应急救援预案,没有应急救援必要的器材; 2.4 危险因素辨识不充分,制定的防范措施无针对性。 2.5 缺乏岗前教育。 3.1 触电 1)大部分有限空间作业面狭窄、作业环境复杂,容易发生触电。 2)用电不使用安全电压。设备内照明电压应小于等于36V,在潮湿容器、狭小容器风作业应小于等于12V。 3)未配置漏电保护器;使用超过安全电压的手持电动工具,必须按规定配备漏电保护器。 4)不正确使用劳保用品(绝缘鞋、绝缘手套)。 3.2 机械伤害,误触摸运转部件,造成人身伤害。 3.3 未严格执行作业指导书/作业指导书,擅自变更施工方案。 3.4 施工人员违章作业。 3.5 管理人员违章指挥等。 3.6、监护不当 1)进入设备前,监护人应会同作业人员检查安全措施,统一联系信号; 2)监护人随时与设备内取得联系,不得脱离岗位; 3)监护人用安全绳拴住作业人员进行作业。 3.7 作业后检查不细 设备内遗留异物,设备内作业结束后,认真检查设备内外,不得遗留工具及其它物品。 3.8、未进行通风 1)应打开设备通风孔进行自然通风。 2)不容易自然通风时,应采用强制通风。 3)佩戴空气呼吸器或长管面具。 4)采用管道空气送风,通风前必须对管道内介质和风源进行分析确认,严禁通入氧气补氧。 3.9 应急设施不足或措施不当 ①设备外备有空气呼吸器、消防器材和清水等相应的急救用品; ②设备内事故抢救时,救护人员必须做好自身防护方能进入设备内实施抢救。 施救不当可能造成伤害程度加重 一家知名跨国化工公司曾做过统计,有限空间作业事故中死亡人员有50%是救援人员,因为施救不当造成伤亡扩大。 提 纲 有限空间作业的

文档评论(0)

yurixiang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